跳转到主要内容

利用技术帮助后天性脑损伤的儿童和青少年实现康复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评估基于技术的干预对促进后天性脑损伤儿童和青少年康复的效果。

研究背景

后天性脑损伤是指出生后因疾病、医疗状况或创伤而产生的任何脑损伤。后天性脑损伤后,患者可能会有执行功能和记忆方面的困难。执行功能是大脑进行计划和情绪控制的过程,它控制着我们开始和停止行动的能力。记忆过程使我们能够存储和回忆有关我们世界的信息。执行功能还纳入记忆的一个方面,称为工作记忆。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帮助后天性脑损伤儿童和青少年实现恢复。用于恢复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技术辅助纳入寻呼机、智能手机、基于互联网的干预措施和录音机。

检索日期

我们于2015年9月进行了检索。

研究特征

我们确定了4项研究(纳入206名受试者),这些研究探讨了基于技术的干预措施对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儿童和青少年康复的效果。所有四项研究均在北美进行,其中三项来自同一研究团队。

一项有120名受试者的研究使用在线的辅顾问辅助问题解决(Counselor-Assisted Problem Solving, CAPS)干预来恢复12至17岁青少年的执行功能。

一项有35名受试者的研究使用青少年在线问题解决干预来针对11至18岁青少年执行功能的恢复。

一项有40名受试者的研究使用了在线家庭问题解决干预,以针对5至16岁儿童的结局(例如行为和执行功能方面)。

一项有12名受试者的研究使用计算机程序来针对12至21岁青少年和年轻人的认知沟通技巧,纳入记忆力和执行功能方面。

研究资金来源

所有资金来源均在美国或加拿大。一项研究由科罗拉多州人类服务部门和两项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奖项资助。第二项研究也得到了NIH的资助。除了复活节海豹研究所(Easter Seal Research Institute)和加拿大苹果公司(Apple Canada)外,一项研究得到了医疗慈善机构的资助。最终的研究得到了俄亥俄州安全部门的支持。

主要研究结果

本综述发现,采用技术辅助的干预措施确实可以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即因交通事故、跌倒或头部受到打击而导致的脑损伤)青少年的执行功能。然而,这个结果并不够显著,不太可能对儿童产生重要临床效果。一项研究采用技术来改善有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的青少年的记忆力,研究显示干预组有所改善。由于这项研究未纳入足够的统计资料,因此无法确定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两项研究调查了焦虑和抑郁的次要结局,但在6个月的随访中并未显示干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任何影响。仅有一项研究记录了不良事件,且报告称未发生不良事件。两项研究报告了干预措施的使用情况。一项研究报告称干预组的社会功能/社交能力有所改善。未报告与本综述其他次要结局相关的数据。

证据质量

我们发现所有结局的证据质量均为低,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改变对效果的评估。这四项研究的规模都很小,且并不总是能够隐藏受试者的组别分配方案。三项研究未能向测量结局的人员隐藏组别分配方案。

研究背景

医疗保健环境中技术的使用正在增加,这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康复手段。也认为减少治疗时间和在家进行分娩是这种方法的好处。脑损伤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会出现记忆力缺陷和执行功能障碍,这会对他们的学业、社交生活和未来职业产生负面影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在家中进行,不需要高成本的临床参与,可以提供一种方法,以解决当前供给不足。

我们对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这些研究调查了基于技术的干预对儿童和青少年后天性脑损伤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缺陷康复的影响。

研究目的

与安慰剂干预、不治疗或其他类型干预相比,评估基于技术的干预对后天性脑损伤儿童和青少年的执行功能和记忆的效果。

检索策略

我们于2015年9月30日进行了检索。我们检索了Cochrane损伤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Injuries Group Specialised Register)、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Ovid MEDLINE(R)、Ovid MEDLINE(R)进程中和其他未索引引文、Ovid MEDLINE)R) Daily、Ovid OLDMEDLINE(R)、 Embase Classic + Embase (OvidSP)、ISI Web of Science (SCI-EXPANDED, SSCI, CPCI-S, and CPSI-SSH)、CINAHL Plus (EBSCO),和另外两个数据库,以及临床试验注册库。我们还检索了互联网,筛选了参考文献列表,并联系了纳入研究的作者。

纳入排除标准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使用技术辅助以促进有记忆或执行功能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的康复以及使用安慰剂、不治疗或其他干预进行了比较。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地综述了通过检索策略确定的标题和摘要。在检索全文手稿后,两位综述作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并评估偏倚风险。

主要结果

4项研究(涉及206名受试者)符合本综述的纳入标准。

3项研究涉及194名受试者,评估了针对执行功能(即监控和改变行为、解决问题、计划等)的在线干预的效果。这些研究都是通过同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它们将在线干预与“安慰剂”(向受试者提供有关脑损伤的互联网资源)进行比较。干预措施在家庭中进行,并由心理学家或博士生提供额外的支持或培训,或同时提供支持与培训。第4项研究调查了在执行功能(即注意力、组织和解决问题)的组成部分之外,针对记忆力使用计算机程序。没有提供有关研究环境的信息,但有语言病理学家、教师或职业治疗师陪同受试者。

两项研究评估了轻度至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的青少年和年轻人,而其余两项研究评估了中度至重度TBI的儿童和青少年。

偏倚风险

我们评估了三项研究的选择偏倚风险,风险低;一项研究的选择偏倚风险不明确。两项研究中分配方案偏倚高,一项研究中分配方案偏倚不明确,还有一项研究分配方案偏倚低。仅有一项研究(n=120)能够向受试者隐藏分配方案,因此评估的总体选择偏倚高。

一项研究采取措施隐藏分配方案的评估员(检测偏倚风险低),而其他三项研究并未这样做(检测偏倚风险高)。

主要结局1:执行功能:基于技术的干预与安慰剂

来自3项研究(n=194)的meta分析结果对TBI儿童和青少年使用在线干预和安慰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立即干预更佳(标准化平均差异(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 SMD)=-0.3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66至-0.09;P=0.62;I 2 =0%)。(由于该领域没有“黄金标准”测量,我们没有将SMD转换回任何特定的尺度。) 这个结果被认为只代表了一个小到中等大小的效应(使用Cohen经验法则,0.2是小的影响,0.5是中等的影响,0.8或以上是大的影响);这对受试者不太可能有重要的临床影响。

第4项研究(n=12)报告了干预和对照组在问题解决能力(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方面的差异。该结局未提供平均值或标准差异,因此无法计算效应大小。

根据GRADE方法,这一结局的证据质量极低。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极有可能改变对效果的评估。

主要结局2:记忆

一项小型研究(n=12)报告称,经过8周的补救计划后,在提高句子回忆能力的方面,干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该结局未提供平均值或标准差异,因此无法计算效应大小。

次要结局

两项研究(n=158)报告了通过儿童行为检查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测量的焦虑/抑郁症状,并被纳入meta分析。我们没有发现干预产生效果的证据(平均差异-5.59,95% CI -11.46至0.28;I 2 =53%)。该结局的GRADE证据质量极低,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改变对效果的估计。

一项单一研究试图记录不良事件,但未报告任何不良事件。两项研究报告了干预的使用情况(范围为0至13次和1至24次)。一项研究报告了社会功能/社交能力,但并未发现影响。纳入的研究没有报告其他次要结局(即生活质量和学业成绩)的数据。

作者结论

对于使用基于技术的干预措施对TBI儿童和青少年的执行功能和记忆力的康复,本综述提供了低质量证据。由于所有纳入的研究的受试者数量都相对较少(12至120人),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应谨慎解读。临床医生或治疗师的纳入(而非技术的使用)可能是这些干预措施成功的原因。未来的研究应寻求在其他地区使用更大的样本复制这些发现,采用生态学上有效的结局测量方法,并减少临床医生的纳入。

翻译笔记

译者:李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0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4年6月17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Linden M, Hawley C, Blackwood B, Evans J, Anderson V, O'Rourke C. Technological aid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cquired brain injur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 Issue 7. Art. No.: CD011020. DOI: 10.1002/14651858.CD01102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