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在接受肝素注射给药的人群中,注射速度能否减少疼痛度和瘀伤?

综述背景

肝素是一种防止血液凝结的药物。它有两种形式:未分离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和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与UFH相比,LMWH的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减少50%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副作用更小。肝素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进入到皮肤下方的脂肪层,缓慢释放至体内。这样的注射类型有时会在进针部位造成瘀伤和疼痛。当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破裂在皮下流血时,就会导致皮肤变色,便产生瘀伤。此类出血有时会恶化并导致肿胀,也就是血肿,当血液聚集在受伤部位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多个研究已经开展调查,旨在确定注射速度能否影响注射给药部位的疼痛度和瘀伤。研究调查者认为肝素慢速注射能够给予皮下组织时间以接纳注入体积,从而降低压力、毛细血管出血和部位疼痛强度,进而减少注射部位瘀伤的可能性。然而,研究的结果各不相同,研究作者尚未得出明确的最终结论。

研究特征和主要结果

我们检索了探究注射速度对注射部位疼痛度和瘀伤的影响的研究(截至2020年6月22日)。5项试验符合我们的准入标准并被纳入综述。纳入的研究在泰国、土耳其、意大利和中国进行,共登记了503人(312名女性受试者和191名男性受试者)。所有的研究受试者均接受了LMWH,而没有研究使用UFH。

研究人员在受试者腹部注入肝素。受试者能够观察到注射给药并可感知到注射速度是快(10秒)还是慢(30秒)。

我们发现与快速注射相比,慢速注射48小时后疼痛可能会轻微减少。类似地,慢速注射后48小时和60小时的瘀伤尺寸大小和瘀伤发生率也会更小、更少。纳入的研究均未测量血肿的数量和尺寸大小。

证据质量

我们将证据质量评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因为我们仅发现少量的出版研究报告我们的综述问题,且研究规模小、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且受试者能够感知到自身接受到哪种注射同样会影响结果,因为基于接受到的干预,这些信息可能会使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用冷敷、热敷或者按摩法)去缓解疼痛和瘀伤。

研究背景

肝素是一种抗凝药,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肝素皮下注射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例如注射部位瘀伤、血肿和疼痛等。注射速度是影响疼痛、血肿和瘀伤的因素之一。多个研究为确定速度是否会影响注射给药部位的疼痛和瘀伤程度而进行调查;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研究作者也没有得出一个清晰明确的最终结论。本综述是2014年首次发表后的第二次更新。

研究目的

旨在评价对于住院或诊所需要使用未分离肝素( 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或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治疗的人,肝素皮下注射持续时间(速度)对于注射部位疼痛和瘀伤程度的效果。我们还观察了注射部位的血肿情况。

检索策略

Cochrane血管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截至2020年6月22日的Cochrane血管专业注册库(Cochrane Vascular Specialised Register)、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以及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我们对已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检查,以确定额外的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检索了对比肝素皮下注射不同持续时间对注射部位疼痛、瘀伤和血肿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资料收集与分析

对于本次更新,两位综述作者使用Cochrane软件独立筛选研究、提取资料,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价方法学质量。我们感兴趣的主要结局是注射部位的疼痛强度以及瘀伤的尺寸大小和发生率。我们感兴趣的次要结局是注射部位血肿的尺寸大小和发生率。我们计算了优势比(odds ratio, OR)、平均差(mean difference, MD)或者带有相应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s)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 SMD)。我们用GRADE标准评价了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为本次更新纳入了1项新研究,最终共有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涉及503名接受腹部皮下注射LMWH的受试者。鉴于干预的本质,已纳入的任何一项研究涉及的受试者及其看护人(护理人员)不可能被实施盲法。2项研究描述了对结局评价员的盲法。总体而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中等。在所有纳入的研究中,快速注射的持续时间为10秒,而慢速注射的持续时间为30秒。

4项研究报告了每次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强度。2项研究在每次注射后立即评估注射部位疼痛强度;meta分析显示,与快速注射相比,慢速注射后立即评价的注射部位疼痛强度几乎没有差异这一论断,尚无证据证明(MD -1.52,95% CI -3.56至0.53;140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3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与快速注射相比,慢速注射后48小时的注射部位疼痛强度会有略微减轻(MD -1.60,95% CI -2.69至-0.51;103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5项研究评价了48小时的瘀伤尺寸大小,2项研究评价了60小时的瘀伤尺寸大小。Meta分析显示,与快速注射相比,慢速注射后48小时(SMD -0.54,95% CI -1.05至-0.02;503名受试者;5项研究;极低质量证据)和60小时(SMD -0.49,95% CI -0.93至-0.06;84名受试者;2项研究;低质量证据)时,瘀伤尺寸大小有所缩减。没有证据表明慢速注射后72小时的瘀伤尺寸大小和快速注射有所差异(SMD -0.27,95% CI -0.61至0.06;140名受试者;2项研究;低质量证据)。

3项研究评估了瘀伤的发生率,并表明与快速注射相比,慢速注射后48小时(OR 0.39,95% CI 0.26至0.60;444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和60小时(OR 0.25,95% CI 0.10至0.65;84名受试者;2项试验;低质量证据)的瘀伤发生率会有略微降低。由于存在偏倚风险、不精确和不一致,我们降低了证据的质量等级。

纳入的研究均未测量血肿的尺寸大小或发生率。

作者结论

安全用药和提高病人舒适度是临床护士的主要工作目标。本综述中,我们确定了5项RCTs,它们均评估了肝素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对于疼痛强度、瘀伤尺寸大小和发生率的效果。我们发现,慢速注射后48小时疼痛可能会轻微降低。类似地,与快速注射相比,注射后48小时和60小时的瘀伤尺寸大小和发生率均可有所缩减。由于偏倚风险、不精确和不一致,我们将所有结局的质量降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因此,更有力的、涉及受试者更多的以及关注不同注射速度的新试验将有助于提高现有证据的质量。

翻译笔记

译者:王雪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2021年10月5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Mohammady M, Radmehr M, Janani L. Slow versus fast subcutaneous heparin injections for prevention of bruising and site pain intensit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6. Art. No.: CD008077. DOI: 10.1002/14651858.CD008077.pu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