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試管嬰兒療程(IVF)之婦女的子宮內膜損傷

Visual summary

文獻回顧問題

針對接受試管嬰兒療程(IVF),包含接受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或冷凍胚胎植入子宮之婦女,評估其子宮內膜損傷(或稱為子宮內膜刮搔)是否安全有效。

背景

無法懷孕的夫婦可能會尋求生育治療,例如試管嬰兒,以幫助他們受孕。在試管嬰兒週期中,卵子會從女性身上收集,並在實驗室中與精子結合以生成胚胎。胚胎會被移植到子宮內,以期著床並懷孕。著床是胚胎將自身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這是成功懷孕的第一步。有建議指出,若在胚胎植入子宮之前先對子宮內膜進行損傷,則著床的機會將會提升。

研究特點

我們納入了 38 項臨床試驗( 8915 名女性),測試子宮內膜損傷對試管嬰兒結果的影響。研究是在不同的女性人口組成中進行,子宮內膜的損傷方式在不同研究之間也有所差異,包含所使用的器械和該程序在試管嬰兒週期中進行的時機。許多研究的品質較差且存在高度偏差風險,因此我們僅對不存在高偏差風險的研究進行主要分析。在納入的 38 項研究中,只有 8 項納入了主要分析。

主要結果

子宮內膜損傷是否會影響試管嬰兒的成功機率仍不明。結果顯示,如果透過體外人工受精而成功產出嬰兒的機率通常約為 27%,在體外人工受精前執行子宮內膜損傷而成功產出嬰兒的機率則略低於 27% 至 32%。同樣地,針對懷孕結果,若假設透過體外人工受精而懷孕的機率約為 32% ,在體外人工受精前執行子宮內膜損傷而懷孕的機率則約為 31% 至 37% 之間。

子宮內膜損傷似乎不影響試管嬰兒流產的機率。雖然短暫,但子宮內膜損傷手術會導致輕至中度的疼痛和少量的陰道出血。此證據並不支持對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女性執行常規性的子宮內膜損傷。

有項小型研究比較了在試管嬰兒週期前,使用兩種不同器械所造成的子宮內膜損傷。由於存在偏差風險,該研究報告的所有結果都被評為可信度非常低,我們也因此無法解釋研究結果。

證據的可信度

證據對於主要分析而言具有中等程度的可信度。證據因為結果不精確而減少,且證據也與子宮內膜損傷對於懷孕或生育的機率沒有影響(既不有利也不有害)一致。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欣慧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