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男性生育能力正常的夫妻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与传统体外受精的比较

标题

男性精子总数和活力正常的夫妻中,比较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 ICSI)与传统体外受精(conventionalinvitrofertilisation, c-IVF)对体外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受精的影响。

研究问题

Cochrane作者回顾了在男性精子总数和活力正常的夫妻中比较ICSI和c-IVF疗效的证据。

研究背景

40多年以来,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sation, IVF)已成为生育治疗的基石。IVF的过程包括刺激卵巢促使多个卵子发育并取卵。在c-IVF中,卵子在实验室里与精子一起培养,以期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injection, ICSI)于1992年被首次发现,并作为一种受精技术被引入,用于克服精子数量少的问题。如今ICSI也作为IVF的附加技术使用,同时应用于曾经历c-IVF受精率低或失败事件、轻度男性不孕症、或不明原因不孕等情况。我们研究ICSI能否比c-IVF提供更有利的结局。

研究特征

本综述纳入了三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对总共1539对接受生育治疗的夫妻进行ICSI与c-IVF的比较。证据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2月。

主要结果

本综述中纳入了三项设计良好的将ICSI与c-IVF进行比较的研究。两项研究报告了活产情况,但我们无法确定ICSI相较于c-IVF对活产率的影响。该证据表明,如果假设c-IVF后的活产率为32%,那么ICSI后的活产率将在30%至41%之间。对于不良事件,多胎妊娠、宫外孕、先兆子痫和早产的发生情况在两种技术之间可能几乎没有差异。没有研究报告主要结局死产。

两项研究报告了宫内妊娠,如果假定c-IVF后宫内妊娠率为33%,则ICSI后宫内妊娠率将在28%至38%之间。该结果显示两种技术之间宫内妊娠率的差异可能很小或没有。

关于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很小或没有。

证据质量

由于缺乏可用的研究,仍不确定ICSI是否相较于c-IVF可提高活产率。证据质量为低到中等。这是因为本综述纳入的一些研究在方法上,包括随机化过程上并不清晰。这意味着需要谨慎对待这些研究结果,也意味着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来确认这些发现。

研究背景

40多年以来,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sation, IVF)已成为生育治疗的基石。1992年,Palermo及其同事成功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技术,使传统体外受精(conventional in vitro fertilisation, c-IVF)和分区授精(sub-zonal insemination, SUZI)失败的夫妇获益。此病例报告后,ICSI已成为患有严重男性不育症夫妇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ICSI已被用于治疗患有轻度男性不育症甚至不明原因不育症的夫妇。本综述是对于1999年首次发表的综述的更新,该综述针对男性精子总数和活力正常的夫妻,对ICSI与c-IVF进行了比较。

研究目的

与c-IVF相比,评价ICSI治疗男性精子总数和活力正常的夫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以下数据库和试验注册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Embase(医学摘录数据库)、MEDLINE(在线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和PsycINFO(心理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日期为2010年1月至2023年2月22日。

纳入排除标准

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研究人群为男性精子总数和活力正常的夫妻,将ICSI与c-IVF进行比较。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学程序。 本综述的主要结局是活产和不良事件。次要结局包括临床妊娠、宫内妊娠和流产。

主要结果

2003年发表的原始系统综述纳入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在2023年的更新中,我们确定了另外两项对ICSI与c-IVF技术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1539对夫妇。两项研究报告了活产情况。我们使用GRADE方法评价了证据质量,活产相关证据的质量低。

我们不确定ICSI与c-IVF对活产率的影响(RR=1.11,95% CI [0.94, 1.30],I 2 =0%,2项研究,n=1124,低质量证据)。该证据表明,如果假设c-IVF后的活产率为32%,那么ICSI后的活产率将在30%至41%之间。对于不良事件,多胎妊娠、宫外孕、先兆子痫和早产的发生情况在两种技术之间可能几乎没有差异。没有研究报告主要结局死产。

对于次要结局,我们不确定ICSI与c-IVF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RR=1.00,95% CI [0.88, 1.13],I 2 =45%,3项研究,n=1539,低质量证据)。关于宫内妊娠率,ICSI和c-IVF之间可能几乎没有差异(RR=1.00,95% CI [0.86, 1.16],I 2 =75%,2项研究,n=1479对夫妇,中等质量证据)。异质性高可能是由于一项较早的研究是在研究方案不太严格时进行的。该证据表明,如果假定c-IVF后宫内妊娠率为33%,则ICSI后宫内妊娠率将在28%至38%之间。

两种技术之间流产率的差异可能很小或没有。

作者结论

目前在男性精子总数和活力正常的夫妻中比较ICSI和c-IVF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活产、不良事件(多胎妊娠、宫外孕、先兆子痫、早产)方面,没有一种方法优于另一种方法;在次要结局,即临床妊娠、宫内妊娠或流产方面也一样。

翻译笔记

译者:张楠婷(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4年3月1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Cutting E, Horta F, Dang V, van Rumste MME, Mol BWJ.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in vitro fertilisation in couples with males presenting with normal total sperm count and motilit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8. Art. No.: CD001301. DOI: 10.1002/14651858.CD001301.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