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川崎病

关键信息

皮质类固醇似乎可以降低川崎病后心脏病的风险,不会引起任何严重的副作用。还可以缩短症状(发烧和皮疹)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与不适相关的血液标志物。

什么是川崎病,如何治疗?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症。治疗川崎病的标准药物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和阿司匹林。这种治疗通常有效,但并非对所有儿童都有效。我们目前对川崎病以及如何最佳治疗川崎病的了解有限。这很重要,因为川崎病的长期后果之一是可能影响心脏,导致KD儿童面临缩短寿命的更高风险。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检索了使用称为皮质类固醇的药物治疗川崎病儿童的随机对照研究,以了解它们是否会降低未来心脏问题的机会。并且收集药物对发烧持续时间、血液感染迹象和住院天数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中,受试者接受的治疗或检测是随机的,通常会产生对疗效最可信的证据。

我们发现了什么?

总共纳入8篇相关研究,共有1877名受试者,这些研究比较使用皮质类固醇和不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川崎氏症儿童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心脏问题有所减少。在皮质类固醇治疗组或无皮质类固醇治疗组中没有报告严重的副作用或死亡。当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时,疾病血液标记物减少,儿童住院时间缩短。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川崎氏症的症状(发烧和皮疹)持续时间较短。研究都没有探讨到与川崎氏症有关的长期(发病后超过一年)心脏问题(冠心病发病率)。

我们对证据的把握程度如何?

严重副作用和死亡、未来心脏病风险、血液标记物和住院时间长短的证据具有中等质量证据。这意味着我们对真实世界结果接近本次研究结果有中等程度的信心。临床症状(发烧和皮疹)持续时间的证据被认为是低质量的。这意味着我们对效果估计的信心是有限的,主要是由于这些症状的测量与报告方式。

证据时效性如何?

本Cochrane综述更新了我们之前的证据。证据检索截至2021年2月。

作者结论: 

中等质量证据表明,与不使用皮质类固醇相比,在KD急性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降低冠状动脉异常发病率、减少炎症标志物和缩短住院时间。无论是否使用皮质类固醇,两个治疗组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低质量证据表明,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以缩短临床症状(发烧和皮疹)的持续时间。纳入的研究均未报告长期(发病后一年以上)冠状动脉异常发病率。本系统综述提供的证据与当前临床指南中关于在KD一线治疗中使用皮质类固醇一致。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即皮肤黏膜综合征,是高收入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关于如何最佳治疗川崎病儿童存在着许多争议,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会受益于除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以外的额外治疗的儿童,例如皮质类固醇。本综述是对一项首次发表于2017年的综述的更新。

研究目的: 

评价皮质类固醇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对KD患者冠状动脉异常发生率的影响。

检索策略: 

Cochrane血管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截至2021年2月8日的Cochrane血管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Vascular Specialised Register)、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和两个试验注册库。我们检索了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以找到更多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选择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涉及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各种严重程度的KD儿童,包括不同类型的皮质类固醇、不同的治疗持续时间,以及皮质类固醇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公认的KD治疗措施联合使用的情况。我们纳入了将皮质类固醇同时作为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综述作者使用标准Cochrane方法独立完成了研究筛选、研究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我们采用了比值比(odds ratios, ORs)、平均差(mean difference, MD)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进行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当存在异质性时,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我们使用GRADE评价了证据质量的等级。我们关注的研究结局包括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死亡率、急性症状(如发烧)的持续时间、实验室参数正常化的时间、住院时间和长期冠状动脉发病率。

主要结果: 

本次更新确定了一项新研究,因此研究包括八项试验,涉及1877名受试者。其中七项试验研究了皮质类固醇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一项试验研究了其在二线治疗中的应用。这些试验都具有良好的方法学质量。

在合并分析中,皮质类固醇的应用降低了后续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病率(OR=0.32, 95% CI [0.14, 0.75]; 8项研究,986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没有发生因此而产生的严重不良事件(0项不良事件;6项研究,737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和死亡(0死亡;8项研究,1075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此外,皮质类固醇缩短了发热持续时间(MD=1.34天,95% CI [2.24, 0.45]; 3项研究,290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实验室参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正常化时间(MD=2.80天,95% CI [4.38, 1.22]; 1项研究,178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和住院时间(MD=1.01天,95% CI [1.72, 0.30]; 2项研究,119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纳入的研究均未报告长期(发病后一年以上)冠状动脉异常发病率。

翻译笔记: 

译者:张楠婷(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英语(医学)),2024年4月6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