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訊息
-
根據目前的證據,治療後三到六個月,不同類型的手術對老花眼(閱讀或近距離看東西困難)病人的相關益處和風險尚不清楚。沒有關於治療六個月後效果的資訊。
-
沒有研究關注成本平衡以及不同治療方法的效果。
-
未來精心設計的研究應該衡量不同類型的手術對改善老花眼病人視力長期的益處和風險。他們還應該評估康復程度的影響、區分明暗細微差別的能力(對比敏感度)以及視覺障礙。
什麼是老花眼?
老花眼是指隨著年齡增長,眼睛無法聚焦不同距離的物體。老花眼病人會逐漸喪失近距離(近距離,例如閱讀)或中距離(例如使用電腦)視力。這種情況最終會影響每個人,並可能嚴重影響他們的福祉,無論他們的文化程度或職業如何。
老花眼如何治療?
老花眼的光學矯正包括使用眼鏡或隱形眼鏡來改善近距離和中距離的視力。然而,這些方法有侷限性,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這些缺點加上對於近距離和中距離任務的視覺要求越來越高,開啟了矯正老花的數種手術方案的發展。大多數可用的手術類型是改變角膜(覆蓋眼睛前部的透明外層)的形狀或用人工水晶體(稱為人工水晶體(IOL))取代天然水晶體。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了解現有的矯正近距離(即距離眼睛 40 公分)和中距離(即距離眼睛 63 至 80 公分)視力的手術方案在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差異,以及一種或另一種治療方法是否能讓老花眼病人感覺更好。我們也想總結治療老花眼不同手術方案的相關成本比較。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比較老花眼病人手術選項的研究。我們比較並總結了這些研究結果,再根據其研究方法和受試者人數等因子進行證據可信度評估。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找到四篇相關研究。這項研究在克羅埃西亞、埃及和土耳其進行,治療了 300 名(600 隻眼睛)患有老花眼但沒有白內障或其他問題的病人。所有研究均未納入曾接受過角膜或眼內手術的病人。兩項研究持續了三個月,另兩項研究則持續了六個月。一項研究報告稱,該研究沒有獲得任何資助,也沒有財務利益衝突;其他研究則沒有提供此方面資訊。沒有研究評估手術治療老花眼的成本相關面向。
兩項研究比較了兩種不同 IOL 的植入;一項研究比較了人工水晶體植入與角膜屈光手術(即使用雷射改變角膜的手術技術);另一項研究則對改良角膜屈光手術與傳統角膜屈光手術進行了比較。
主要結果
我們無法將四項研究的結果結合起來,因為每項研究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並報告手術後不同時間的效果。
在一項研究中,接受角膜屈光手術的病人在手術六個月後仍需要戴眼鏡看中距離物體的可能性比接受人工水晶體植入的病人略低。然而,接受角膜屈光手術的人年齡也較輕,因此預期其老花眼程度較輕,中距離視力也會較好。
由於大多數研究未報告對整體福祉、對比敏感度或視覺干擾的影響,因此我們無法確定不同類型手術對這些方面的影響。沒有關於患有假晶狀體老花眼(人類的自然晶狀體已被人工水晶體取代,該人工水晶體可以矯正遠距離視力,但不能矯正近距離視力,這就是它被稱為單焦點 IOL 的原因)或之前接受過角膜屈光手術的人的資訊。文獻回顧結果強調需要在該領域對目前的手術方案和長期追蹤結果的比較進行更多的研究。
這些證據有哪些限制?
我們對證據沒有信心,因為不清楚研究是如何進行的,而且我們發現每對手術方案的比較只有一個相關研究。
文獻最後更新日期為何?
這些證據的截至日期為 2024 年 2 月 29 日。
翻譯者:Ahnell Liu【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