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碘补充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和神经发育不良结局

系统综述问题 给予早产儿碘补充可以减少死亡风险或促进大脑发育吗?

研究背景 早产婴儿(早产几周)可能无法在饮食中获得推荐的碘含量,因为母乳和医院滴注的营养素没有足够的碘来满足他们更高的需求。碘缺乏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产生,甲状腺激素对新生儿的大脑和肺发育很重要。考虑到碘缺乏可能是有害的,我们回顾了所有来自临床试验的可用证据,这些临床试验评估了给予早产儿碘补充剂的效果。

研究特征 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2月。我们找到两项相关试验(包括1394名婴儿)。两项试验都使用了可靠的方法来确保他们的发现没有偏倚。

主要结果:对这些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早产儿补充碘不会降低死亡的可能性,也不会改善大脑的长期发育。这个证据非常可靠。

结论 目前可用证据表明,常规碘补充对早产儿没有特别明显的益处。

研究背景

胃肠外营养液、人工配方奶粉和母乳中的碘含量不足,无法满足早产儿的推荐摄入量。碘缺乏可能会加剧早产儿短暂的甲状腺机能减退,这可能与不良新生儿和长期结局有关。

研究目的

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膳食中补充碘是否会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检索策略

我们采用Cochrane新生儿评价组(Cochrane Neonatal)的标准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2018,第1期)、Ovid MEDLINE数据库、Ovid Embase数据库、Ovid母婴护理数据库及CINAHL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8年2月。我们检索了临床试验数据库、会议论文以及检索到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试验文章中的参考文献。

纳入排除标准

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为早产儿肠内或胃肠外补碘(例如碘盐)与安慰剂或不补碘的比较。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作者独立评估试验是否符合纳入标准,评估偏倚风险以及提取资料。我们分析了单个试验中所描述的治疗效果,并报告了二分类数据的风险比(RR) 和风险差异, 连续数据的平均差 (MD),以及各自的95% 置信区间(CI)。在meta分析中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计划通过敏感性分析来探讨异质性的潜在原因。我们使用GRADE评分来评价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两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两项试验都通过方法学的设计限制了一些偏倚,包括随机隐藏和对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实施盲法。试验共招募了1394名婴儿。其中一项试验招募了1273名受试者。大多数受试者出生时为非常早产(妊娠不到32周),约三分之一的受试者为极早产(妊娠不到28周)。分析发现碘补充并没有影响出院前死亡率(特征性的RR= 1.01, 95%CI [0.72, 1.42],特征性的RD= 0.00, 95%CI [-0.03, 0.03], 2项研究,1380名婴儿)或产后两年神经发育的评估结果(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第三版主要领域综合评分:认知领域:MD=-0.30, 95%CI [-2.44, 1.84];运动领域: MD=0.20, 95%CI [-2.15, 2.55];语言领域:MD=-0.10, 95%CI [-2.50, 2.30];1项研究,1259名婴儿)。在Bayley量表的任何主要领域,死亡或综合得分低于85的婴儿(RR= 1.05, 95%CI [0.94, 1.17]; RD= 0.02, 95%CI [-0.03, 0.08]; 1项研究,1259名婴儿),或者有视觉障碍(RR= 0.63, 95%CI [0.28, 1.45]; RD= -0.01, 95%CI [-0.03, 0.01]; 1项研究,1092名婴儿),或者有听觉障碍(RR= 1.05, 95%CI [0.51, 2016]; RD= 0.00, 95%CI [-0.02, 0.02]; 1项研究,1093名婴儿)的比例没有差异。使用GRADE评分评价影响死亡率和神经发育结局的证据,证据被评价为高质量的。

作者结论

现有的试验数据,主要来自2017年发表的一项大型、高质量的多中心研究,没有显示任何证据表明碘补充剂对早产儿有益。鉴于这些结果评价为高质量的,对这一人群的进一步干预试验不太可能再被视为研究重点。

翻译笔记

翻译:韩路璐(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志愿者),审校:杨鸣、鲁春丽(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19年11月28日

引用文献
Walsh V, Brown JV, McGuire W. Iodine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rtality and adverse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9, Issue 2. Art. No.: CD005253. DOI: 10.1002/14651858.CD005253.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