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入路的横向切口与腹股沟处垂直切口的比较

研究背景

许多血管手术都必须要进入股血管,其中包括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动脉移植、腹主动脉瘤的血管内修复、胸腔血管内动脉瘤修复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进入股动脉的手术技术可能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因素,而这是本系统综述关注的重点。

我们比较了横向手术方法(与腹股沟折痕平行的切口)与腹股沟区域的垂直腹股沟切口(经典手术方法:切口穿过腹股沟折痕)这两种进入股动脉的技术方法,比较到底哪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更安全、更有效。

研究特征和主要结果

本系统综述共纳入两项研究(最近一次检索在2020年2月):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另一项半随机临床试验。两项研究都比较了横向与垂直腹股沟入路技术。其中一项研究包括149名受试者(167个腹股沟),而第二项研究包括88名受试者(116个腹股沟),这些受试者正要接受腹股沟手术以进入股动脉。

两项研究均评估了伤口或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这一结局指标。合并分析显示,与垂直腹股沟切口相比,横切腹股沟切口的伤口感染率较低。一项研究评估了淋巴系统并发症,并发现两种切口技术之间没有差异。两项研究均未报告如感染、住院、死亡和术后疼痛等其他结局指标

证据质量

由于随机化问题、评估结局人员所采用盲法以及纳入研究的受试者人数较少,研究存在高偏倚风险,因此我们将手术部位感染的证据质量归为低级。由于随机化问题、评估结局人员所采用盲法,因为只有一项涉及少量受试者的纳入试验评价了淋巴系统并发症,研究存在高偏倚风险,所以我们认为淋巴系统并发症是极低质量证据。

结论

有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在术后28天期间,股动脉入路横向切口的手术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垂直切口。极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在术后28天期间,两种股动脉入路的手术技术在淋巴并发症结局指标上并不存在差异。

作者结论: 

在本系统综述中,有低质量证据表明,与垂直腹股沟切口相比,使用横向腹股沟切口进入股动脉会降低手术伤口感染概率。我们没有发现两种手术技术在其他评价结局(淋巴囊肿和淋巴溢漏)上存在差异的证据。在研究中,其他结局没有进行评估。

然而,由于样本量小、临床随访期短以及在关键领域具有高偏倚风险,本系统综述存在局限性。因此,结果的适用性是有限的。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许多血管手术都必须要进入股血管,包括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动脉移植(即双股主动脉搭桥或腹股沟下搭桥)、腹主动脉瘤血管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EVAR)、胸腔血管内动脉瘤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TEVAR)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进入股动脉的手术技术可能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因素,而这是本系统综述关注的重点。我们将比较横向手术技术——与腹股沟折痕平行的切口——与垂直腹股沟切口手术技术——经典技术:手术切口穿过腹股沟折痕——以进入股动脉,试图确定哪种技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安全、更有效。

研究目的: 

评估腹股沟横切口与腹股沟垂直切口在血管内手术和开放手术中进入股动脉的效果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Cochrane血管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截至2020年2月17日的Cochrane血管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Vascular Specialised Register)、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数据库(Excerpta Medica Database, Embase)、护理数据库(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CINAHL)、日本医疗研究发展机构(Japan Agency for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ME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本系统综述作者检索了截至2020年3月26日的IBECS数据库以及相关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和半随机试验 (quasi-randomized trials, qRCT),研究在血管内或开放手术过程中比较横向和纵向腹股沟切口。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系统综述作者(MVCRC, FCN)独立筛选研究、评估偏倚风险、进行资料提取、数据分析并根据GRADE对证据的质量进行分级。

主要结果: 

我们在本系统综述中纳入了一项RCT和一项qRCT。这两项研究共有237名受试者(283个腹股沟)。手术伤口感染是两项研究中唯一相同的结局指标,因此可以进行合并分析。

两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质量证据表明横切腹股沟可降低术后10-28天内手术伤口感染的风险(风险比(risk ratio, RR)=0.25,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08, 0.76];2项研究;283个腹股沟切口)。研究间存在低异质性。由于研究设计的限制(关键领域存在高偏倚风险),我们将手术伤口感染证据的质量降低了一级。手术伤口感染的置信区间相对较宽,进一步表明效果估计质量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和受试者数量较少。对于其他评估的主要结局指标“淋巴并发症”,我们没有发现两种手术技术之间存在差异的证据:淋巴囊肿(RR=0.46,95% CI [0.20, 1.02];1项研究;116个腹股沟);淋巴漏(RR=2.77,95% CI [0.92, 8.34];1项研究;116个腹股沟)。由于设计中的严重限制(关键领域存在高偏倚风险),我们将淋巴系统并发症的证据质量降低了一级;由于不精确性(受试者数量少且仅纳入一项研究),将证据质量再降两级。

未来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来比较两种手术技术在其他结局方面的情况,例如血管移植物(内假体/假体)感染、住院时间延长、再次手术、死亡、神经功能缺损(如感觉异常)、截肢、移植通畅性和术后疼痛。

翻译笔记: 

译者:孙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审校:赵紫怡(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19级英语医学方向)。2021年11月12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