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心理疗法管理成人偏头痛

概要

使用心理疗法管理频繁偏头痛,尚缺乏证据表明其短期或长期效果的有效性或有害性。

背景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情况,常与生活质量低下和残疾有关。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偏头痛,但它们(药物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会出现副作用(不良事件)。有研究评估了许多心理疗法对成人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心理疗法能提供教育、放松方法或应对策略等技能,以帮助成年人减少偏头痛的相关症状。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评估了心理疗法对成人慢性或偶发性偏头痛的效果,无论偏头痛发生时是否伴有先兆(一种出现在偏头痛发作前的预示症状)。我们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进行了比较。对照组采用的治疗包括常规治疗(标准治疗)、等待治疗(期待疗法)、或接受其他类型干预措施(如教育)。我们提取数据中的偏头痛频率(即治疗一个月后的偏头痛发作的天数)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同时还提取了治疗有效者的数量(偏头痛频率降低50%的人数)、偏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每日偏头痛时间)、药物使用、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偏头痛相关残疾的数据。记录与治疗相关的损害(不良事件)案例。

研究特征

我们在2018年7月检索了数据库,并发现了21项研究,共有2482名受试者参与。大部分研究调查了三种干预措施中的一种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心理疗法。它能教授如何改变思想和行为习惯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应对策略、生物反馈或放松休息,使得受试者通过专注于放松锻炼,或使用器械辅助反馈调节肌肉张力或体温,以缓解他们的紧张。其余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单一项研究中进行了检验,其中包括书写情绪和眼球运动脱敏、和再处理,这能用眼球运动帮助受试者接纳其疼痛和消极经历。我们对治疗后的结局以及长期随访结果感兴趣。

主要结果

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可以降低治疗后4周内的偏头痛频率。然而,我们这次分析只纳入了4个研究,质量不高。 4项研究报告了偏头痛约占有人群中50%以上的比例。这些研究中,受试者接受心理治疗后的有效率(即偏头痛频率降低50%)是对照组的2倍。

没有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可以影响偏头痛的强度、偏头痛药物使用、情绪或生活质量。只有2项研究评估了不良事件,因此我们无法得出结论。

我们发现有关随访的数据很少,也没有证据支持或反驳心理治疗的长期作用。

证据质量

我们将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为4级:极低、低、中等或高。高质量的证据意味着我们对结果非常有信心。极低质量的证据意味着我们非常不肯定研究结果。我们判断证据的质量极低。

结论

没有证据表明心理治疗会影响偏头痛的频率。接受心理治疗的有效者(即报告减少50%的人)较对照组更多,但这是基于及低质量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因此我们不确定这一结果。在不利事件方面,由于证据不足,我们无法得出结论。现有的长期数据很少,也没有迹象表明心理干预有任何长期影响。总体而言,缺乏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心理治疗对偏头痛的影响,因此我们不确定心理治疗和对照之间是否有区别。需要为高质量的研究提供资金,未来新增的更多研究可能会改变本系统评价的结论。

研究背景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问题,与残疾多年相关的的神经系统疾病负担最重。药物可用作预防或治疗药物,但成本高昂且并不经常有效。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被用来疗偏头痛。

研究目的

以评估心理疗法对预防成人偏头痛的疗效和其不良事件为目的。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ENTRAL、MEDLINE、Embase、PsycINFO和CINAHL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8年7月的信息,以及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了临床注册的使用任何心理干预治疗成人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其中属于心理疗法治疗伴或不伴先兆的慢性或偶发性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干预措施可以与其他积极治疗(心理治疗或药物)、注意力安慰(即辅导咨询)或者其他安慰剂、常规护理、或期待治疗之间进行比较。我们排除了每个试验组少于15位受试者完成试验的研究。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提取了研究特征和治疗后和长期随访的结局数据。我们以偏头痛频率为主要结局,分析其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中的区别。我们测量受试者在接受治疗后4周内的偏头痛频率或偏头痛发作次数。此外,我们还分析了一下次要结局:有效率(在治疗前后4周的偏头痛频率下降了50%的人数),偏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偏头痛药物使用情况,情绪,生活质量,偏头痛相关残疾情况,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报告。我们在随访中将这些指标纳入在内(如有),这些指标的测量时间随研究而异。我们采用GRADE来评估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发现21个RCT,共包括2482名偏头痛受试者,随即我们从其中14项研究中提取了meta分析的数据。大多数研究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标准,通过广告招募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的受试者。大多数研究的干预组是行为或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研究的比较组没有治疗、常规护理或等候名单。干预措施时间从20分钟到14小时不等。没有研究具有明显低偏倚风险,所有研究都至少具有一项高偏倚风险,并且有20项研究存在2到5项高偏倚风险。报告中随机化方法和分配隐藏都存在很高或不清楚的偏见风险。由于研究质量的不精确性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把结果的证据质量降为极低。研究报告很差,我们发现没有预先明确结局,或证明组间的期望结果。很少有研究报告存在我们感兴趣的结局,大多只报告了治疗后的结局,缺少随访数据。

治疗后效果

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证明心理干预对偏头痛频率或偏头痛天数有影响(标准化均数差(SMD)-0.02,95%置信区间(CI)-0.17至0.13),4项研究,681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接受心理治疗的有效率(偏头痛频率降低超过50%的受试者比例)较对照组更高。101/186受试者(54%)接受心理治疗,37/153受试者(24%)接受对照治疗(风险比(RR)2.21,95%CI 1.63到2.98,4项研究,338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对偏头痛强度有影响(SMD -0.13,95%CI -0.2到0.02,4项研究,685名受试者)。没有偏头痛持续时间的数据(每天偏头痛持续小时数)。对于头痛药物的使用(SMD -0.06,95%Ci-0.35到0.25,2项研究,483名受试者)、情绪(均数差(MD)0.08,95%CI-0.33到0.49,4项研究,432名受试者)、生活质量(SMD -0.22,95%CI-0.30到0.26,4项研究,465名受试者)、或者偏头痛相关残疾(SMD -0.67,95%CI-1.34到0.00,6项研究,952名受试者)均没有影响。受试者在不良反应报告在接受对照治疗(30/101,30%)和心理治疗(9/107,,8%)之间无差异(RR 0.16,95%CI 0.00到7.85,2项研究,208名受试者)。只有2项研究评估了不良事件,因此我们无法得出结论。

我们对所有研究的证据等级都评定为质量极低。

随访

只有四项研究报告了随访数据。随访时间从干预后4个月到11个月不等。没有证据表明干预对随访结局有影响(极低质量证据)。

作者结论

本系统综述评价了21项有关心理干预对于偏头痛管理作用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心理干预对偏头痛频率具有影响,这一结果来自主要为短期治疗的4项研究。接受心理干预的短期有效率可能是对照组的2倍,但这一结论基于质量极低的证据,并且没有证据证明心理干预与对照组存在长期效果的差异。没有证据表明心理干预对偏头痛的药物使用、情绪、偏头痛相关残疾或生活质量有影响。没有证据表明心理干预对偏头痛频率在短期或长期的影响。在不利事件方面,由于证据不足,我们无法得出结论。在研究设计和报告方面,由于高偏倚风险和不明确偏倚风险的存在,较少的受试者,检测偏倚风险后我们得出了证据等级极低的结论。因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由于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来确定心理干预是否能有效管理成人偏头痛,我们不确定心理疗法和对照治疗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翻译笔记

译者:姜若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审校:李迅,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引用文献
Sharpe L, Dudeney J, Williams AC de C, Nicholas M, McPhee I, Baillie A, Welgampola M, McGuire B.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igraine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9, Issue 7. Art. No.: CD012295. DOI: 10.1002/14651858.CD012295.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