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的疼痛和生育功能低下的腹腔镜手术

该翻译已经过时(不匹配最新版本综述)请点击此处阅读最新的英文版综述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或基质细胞生长在子宫腔外,导致疼痛和生育能力低下。腹腔镜手术治疗来切除可见区内膜异位病变,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研究特征

文章共纳入涉及973名患者的10项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分别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伊朗,英国进行。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将腹腔镜消融术或腹腔镜切除术与诊断性腹腔镜对比。十项试验中有4项试验已报道了他们的资金来源。这些是截止2013年7月检索得到的数据。

主要结果

腹腔镜手术对治疗轻度到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和生育能力低下可能有效。只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切除术和消融术在减轻疼痛方面有相同效果。没有充足的腹腔镜手术不良事件的数据,因此不能得出任何有关安全性的结论。

证据的质量

评估腹腔镜手术有效性的数据质量等级为中。尚需此领域更多深入的研究完善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

作者结论: 

有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轻度到中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消除总体疼痛,提高活产率和持续妊娠率。评估包括一项相关研究但只有低等质量的证据来证明腹腔镜切除术和腹腔镜消融术减轻疼痛的效果是相同的。对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不同类型疼痛(例如痛经-经期疼痛),腹腔镜干预治疗与整体和药物配合治疗的疗效对比,仍需要更多深入研究。尚无充分不良事件相关证据来得出任何关于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结论。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或基质细胞生长在子宫腔外,导致疼痛和生育能力低下。腹腔镜手术治疗来切除可见区内膜异位病变,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研究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和生育能力低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本系统综述采用了科兰克(Cochrane)月经不调和不孕疾病小组(Cochrane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Subfertility Group)提供的检索策略,数据库包括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MEDLINE数据库,EMBACE数据库,PSYCINFO数据库以及截止到2013年7月进行注册的临床试验。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的研究为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其他腹腔镜或机器疗法,整体疗法或药物治疗 ,腹腔镜检查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和生育能力低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资料,评估试验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再由第三名研究人员来解决其产生的分歧。采用GRADE评估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973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或生育能力低下症状的患者。其中5项试验对比腹腔镜消融或切除手术与单纯腹腔镜诊断检查。两项试验对比腹腔镜切除手术与单纯腹腔镜诊断检查。两项试验对比腹腔镜消融和腹腔镜切除手术。一项试验对比腹腔镜消融手术和腹腔镜诊断检查并反加疗法(add-back therapy)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戈舍瑞林)。原始研究中常见的方法学局限性包括缺少对盲点的清楚描述,未能说明随机性和分配隐藏的方法,缺乏随访信息代理的磨损偏倚风险等。

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检查对比能减轻疼痛(指疼痛症状改善或提高),6个月后(优势比OR 6.58, 95%可信区间CI=3.31-13.31,3 个随机对照试验,171 名患者, I=0%, 数据等级中),12个月后(OR 10.00,95% CI=3.21-31.17,1 RCT,69 名患者,数据等级低)。与诊断性腹腔镜相比,腹腔镜手术能提高活产率和持续妊娠率(OR 1.94, 95% CI=1.20 to 3.16, P = 0.007, 2 RCTs, 382 名患者, I2 = 0%, 数据等级中),提高临床妊娠率(OR 1.89, 95% CI=1.25 to 2.86, P = 0.003, 3 RCTs, 528 名患者, I2 = 0%, 数据等级中)。两项研究报告了不良事件的资料(包括出现感染,血管和内脏损伤,剖腹术)。其它研究没有涉及不良事件。腹腔镜手术和诊断性腹腔镜导致孕期流产率相似,但证据乏精确性(OR 0.94, 95% CI=0.35 to 2.54, 2 项研究, 112 名女性, 数据等级中)。

对比腹腔镜消融术与腹腔镜检查并配合药物治疗(GnRHa反加疗法),在12个月后,在腹腔镜消融术组,更多患者反馈疼痛症状消失(OR 5.63, 95% CI=1.18-26.85, 1 RCT,35名患者,数据等级低)。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降低程度,腹腔镜消融术和腹腔镜切除术在有疼痛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个月后总体减轻疼痛方面的差异为0(95% CI=1.22-1.22,p=1.00, 1 RCT, 103位患者,数据等级低)。

翻译笔记: 

译者:陈丹丹、 杨梦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英语专业本科生)审校:陈丹丹、 杨梦珍、李迅(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