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口服直接型抗凝血藥(一種 “血液稀釋劑”)是否比目前治療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血栓使用的常規抗凝血藥具有更好的效果?

什麼是深部靜脈栓塞?

深部靜脈栓塞 (DVT) 是指靜脈血管中血栓的形成,通常發生在腿部或骨盆的深層靜脈中。大約有千分之一的人會有深部靜脈栓塞的問題。如果不治療,血塊會在血管中移動並阻塞肺部血管。這種會危及生命的情況稱為肺栓塞。每一萬人中大約有 3 到 4 人會發生肺栓塞。如果您有以下的風險因子,罹患深部靜脈栓塞 (DVT) 的機率將會增加。危險因子包括:有血栓史、長時間不活動(如搭飛機旅行或卧床休息)、癌症、使用雌激素(懷孕、口服避孕藥或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創傷和血液疾病 (如血栓形成倾向的血液凝固異常),其罹患深部靜脈栓塞的機率可能會增加。可藉由確定危險因素與腿部靜脈進行超音波檢查來診斷 DVT。

深部靜脈栓塞如何治療?

經確診 DVT 的患者將接受抗凝劑 (一種治療或預防血栓的藥物,通常稱為 “血液稀釋劑”) 治療。近期的藥物選擇是肝素、fondaparinu (肝素衍生物) 和維生素 K 拮抗劑,被稱為 “常規抗凝血藥物”。然而,這些藥物會引起副作用並且有其局限性。

已有研發出兩種類型的抗凝劑: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DTI) 和第十因子抑制劑。這些抗凝劑為口服藥(以藥丸形式口服),有可預期的效果,不需要頻繁監測或重新給藥(服用多種劑量),與其他已知藥物的相互作用少。基於上述因素,口服直接抗凝劑已成為治療 DVT 藥物的首選。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了解與常規治療相比,口服直接抗凝劑對治療 DVT 患者是否有效且安全。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的研究是將確診的 DVT 患者隨機分配到兩種治療組別。這些類型的研究提供關於治療效果最可靠的證據。實驗組中的患者接受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劑或口服第十凝血因子抑制劑,並將他們的結果與接受常規抗凝治療者的結果進行比較。所有受試者都接受了 DVT 的長期治療(最短期間為持續 3 個月)。

我們發現了什麼?

搜索相關研究後,我們找到了 21 個研究,總共有 30,895 名受試者。我們結合了研究的數據,發現以下情況的發生率沒有明顯差異:

- 復發性靜脈血栓栓塞(DVT、肺栓塞或兩者)。
- 復發性 DVT。
- 肺栓塞(肺部血塊)。
- 死亡。
接受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劑或口服第十因子抑制劑治療的患者與接受常規抗凝劑治療的患者之間的差異。

相較於常規治療,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和第十因子抑制劑都能減少治療 DVT 期間發生大出血的情況。

證據的侷限性有哪些?

我們對證據的信心中等,因為整體來說只有少數人能體驗到治療效果。證據直接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而且研究結果皆一致。然而,兩種口服直接抗凝劑與第十因子抑制劑的比較結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未來設計完善的研究可能為栓塞後症候群(深部靜脈栓塞患者可能會有的症狀,例如腿部慢性疼痛、腫脹和其他腿部的症狀)和患者的生活品質提供重要的醫療實證。

證據的時效性如何?

本文獻回顧是考科藍已發布文獻的更新。證據更新至 2022 年 3 月 1 日。

重點摘要

目前的證據顯示:治療深部靜脈栓塞時,口服直接抗凝劑和常規抗凝劑在預防復發性靜脈血栓栓塞、復發性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和死亡方面具有相似的效果。相較於常規抗凝劑,口服直接型抗凝劑可減少大出血的機率。

翻譯紀錄

翻譯者:劉依儒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Wang X, Ma Y, Hui X, Li M, Li J, Tian J, Wang Q, Yan P, Li J, Xie P, Yang K, Yao L. Oral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 or oral factor Xa inhibitors versus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4. Art. No.: CD010956. DOI: 10.1002/14651858.CD010956.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