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比較不同投藥時間和劑量的皮質類固醇用於預防肺損傷

文獻回顧問題

皮質類固醇(一種抑制發炎的藥物)的什麼投藥時間和劑量最適合預防早產兒的肺損傷。

研究背景

過早出生的嬰兒發生肺損傷的風險較高。在醫學術語中,此稱為慢性肺臟疾病 (CLD) 或支氣管肺發育不全 (BPD)。肺部發炎是這些肺部問題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調查了稱為皮質類固醇的抗發炎藥。這些研究表明,皮質類固醇治療降低了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的風險,但它也與生命後期發展的嚴重副作用有關。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醫生們一直在尋找這些藥物的替代療法,例如將皮質類固醇治療的起始時間延後到生命的後期、降低所給予藥物的總劑量、給予藥物幾天後暫停一段時間,而非每天給予,或者根據嬰兒的臨床表現決定總劑量或藥物療程的長度,而不是對所有嬰兒皆使用標準劑量。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索了電子資料庫,發現 16 項研究調查了用於早產兒之兩種或多種不同皮質類固醇的療程。所調查的療程在所給予藥物的總劑量、開始投藥的時間、給藥持續時間和治療排程方面有所不同。

主要結果

我們確認了 16 份探究皮質類固醇治療不同開始時間和劑量的研究。比較較高劑量與較低劑量療程的研究顯示兩組之間發生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的機率無差異,但人們擔心接受藥物總劑量較低的嬰兒,在往後的生活中發育不全的風險會增加。探究較早和較晚開始使用類固醇的研究並未顯示結果有任何差異。此外,和每日給藥相比,間斷給藥而非每天都給予類固醇的療程顯示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的機會更高。根據嬰兒的臨床表現決定總劑量和療程長度與對所有嬰兒使用標準療程的結果沒有差異。

這些證據受到哪些限制?

我們對證據的信心非常有限,因為大多數研究在研究設計上都有局限性。大多數研究的樣本數很少,而且研究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因此很難進行比較。大多數研究時間太短,無法提供有關嬰兒長期發育的資訊。因此,預防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的最佳治療方案尚未清楚。

這項數據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文更新了先前的文獻回顧。證據更新至 2022 年 9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賴信安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Pharmacy student)【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Onland W, van de Loo M, Offringa M, van Kaam A. Systemic corticosteroid regimens for prevention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3. Art. No.: CD010941. DOI: 10.1002/14651858.CD010941.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