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透過介入生活方式的手段治療妊娠糖尿病(孕期糖尿病)患者

研究議題為何?

妊娠糖尿病(GDM)是由於葡萄糖耐受不良引起的高血糖疾病,起初發生在妊娠階段,產後通常會恢復正常。孕期糖尿病一直以來與許多母嬰長短期健康問題有關。妊娠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從改變生活方式來著手,如調整飲食、多加運動和監測血糖。

此議題的重要性為何?

GDM 患者在妊娠期間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更高(子癇前症),更有可能要接受引產。GDM 患者的嬰兒很有可能出生時過重,而導致生產過程中受到損傷(生產時骨折或神經損傷),以及必須進行剖腹產。生活方式的介入包括飲食建議、運動、衛教宣導和自我血糖監測等多種措施,是多數 GDM 患者的一線療法。健康飲食和運動等介入措施旨在幫助患者將血糖值維持在目標範圍內,並改善母嬰健康狀況。

我們找到了哪些證據?

我們搜尋了將生活方式介入組與接受常規照護或其他介入措施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試驗的文獻(2016 年 5 月)。本文獻回顧納入了 15 項隨機對照試驗(45 篇出版品),共 4,501 名女性和 3,768 名嬰兒參與。所有試驗皆未接受製藥公司的有條件資助。

對嬰兒而言,生活方式的介入與降低出生體重超過懷孕週數體重的風險息息相關(6 項試驗,2,994 名嬰兒)。出生體重超過 4000 克(巨嬰)的嬰兒數量在生活方式的介入下有所減少,但低血糖新生兒的數量並未受到顯著影響(6 項試驗,3,000 名嬰兒)。這些研究結果的證據屬於中等品質。生活方式介入組的出生體重也較低。

對母親而言,根據低品質證據顯示,生活方式的介入對於妊娠高血壓患者人數(4 項試驗,2,796 名女性)或剖腹產人數(10 項試驗,3,545 名女性)並無顯著影響;根據高品質證據顯示,也對是否引產無顯著影響(4 項試驗,2,699 名女性)。發生會陰外傷/撕裂傷(1 項試驗,1,000 名女性)或產後最長達 10 年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2 項試驗,486 名女性)的女性人數亦大同小異。上述研究結果的證據介於低等至中等品質之間。

有 1 項試驗表明,生活方式介入組中有更多女性在產後一年達到目標體重,而且生活方式的介入與降低產後憂鬱症的風險息息相關。這些研究結果的證據屬於低品質。

這代表什麼意思?

生活方式介入措施對 GDM 患者及其嬰兒有益。這些介入措施作為主要的治療策略是有效的,通常至少包括健康飲食、運動和自我血糖監測。

建議未來的研究著眼於找出有效的生活方式介入措施,以及使用生活方式介入作為足以免除藥物治療的唯一介入措施。在規劃未來的試驗時,建議日後的研究也需要優先為母嬰考慮長期後果。

翻譯紀錄

翻譯者:桑苡嫣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Brown J, Alwan NA, West J, Brown S, McKinlay CJD, Farrar D, Crowther CA.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5. Art. No.: CD011970. DOI: 10.1002/14651858.CD01197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