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氫離子幫浦制酸劑對患有逆流性疾病早產兒的安全性與療效

關鍵資訊

-- 胃食道逆流在早產兒中是常見的現象。

-- 目前的證據尚無法確定氫離子幫浦制酸劑(PPIs)對於治療早產兒逆流症是否安全且有效。

什麼是胃食道逆流?它與胃食道逆流疾病有何不同?

當胃裡面的內容物回流到食道(連接喉嚨和胃的管道)時,就會發生胃食道逆流。此情形在新生兒中很常見。早產兒較容易出現逆流是因為他們的胃與食道連接處較為鬆弛。早產兒常使用從嘴巴或鼻子通到胃裡的餵食管,這可能會進一步使胃與食道的接合處打開,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當逆流導致體重增加緩慢、餵食不耐受和疼痛等症狀時,就可能患有胃食道逆流症 (GERD)。

GERD 可能引發早產兒出現其他症狀,例如 apnea(呼吸暫停)、bradycardia(心跳過慢)或 desaturation(血液中含氧量下降)。上消化道內含有感應器,一旦被刺激,可能會引發心跳減慢或血氧下降的反應。這些在早產兒中更為敏感,而逆流可能會觸發它們。

胃食道逆流症如何治療?

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GERD)最常見的方法包括:在餵食期間或餵食後改變嬰兒的姿勢、改變配方奶的種類或稠度,或使用可減少胃酸的藥物。PPIs 是針對這類群體所廣泛使用的藥物,不過在使用上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增加感染風險、腸道發炎、改變骨質密度和導致兒童肥胖。目前評估 PPIs 對治療早產兒 GER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並不多。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對於被診斷患有 GERD 的早產兒來說,PPIs 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如何?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查閱了醫學文獻中有關使用 PPIs 治療住院早產兒 GERD 的研究。

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篩選了 1,217 篇文章後,只有 2 項研究符合我們的標準。這 2 項研究一共納入了 62 位嬰兒,胎齡範圍為 31 週到 36 週不等。其中 1 項研究將所有嬰兒隨機分配兩組,一組先接受 PPI 治療,另一組先接受安慰劑(假藥)治療,持續七天後互換治療組別,再接續治療七天。另 1 項研究則是隨機讓嬰兒接受為期 14 天的 PPI 或安慰劑治療。這些研究並未涵蓋我們關注的多數結果,因此我們也無法將他們報告的結果數據進行整合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

此 2 項研究顯示,使用 PPI 後對於減少 GERD 相關的症狀,如呼吸暫停、心跳過緩和血氧量下降,幾乎沒有改善,但我們對這些結果仍無法確定。

證據的品質與限制:

其中 1 項研究是由生產 PPI 的製藥公司贊助及運作。另 1 項研究採行交叉實驗,但兩種治療間的間隔時間太短,無法有足夠的時間等待嬰兒體內的另一種藥性去除。針對各項結果的資料皆有限。

該證據最後的更新日期為何?

此證據最新更新截至 2023 年 10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游茹鈞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King E, Horn D, Gluchowski N, O'Reilly D, Bruschettini M, Cooper C, Soll R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5, Issue 3. Art. No.: CD015127. DOI: 10.1002/14651858.CD015127.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