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營養療法在減少中風後病人失能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作用

關鍵訊息

°使用口服能量和蛋白質補充劑的營養療法可能可以改善日常活動(非常不確定的證據)。

°使用口服能量和蛋白質補充劑的營養療法可能無法減少失能(非常不確定的證據)。

°我們確定了針對失能和日常活動的各種類型之營養介入。需要更多高品質的研究來確認每種類型的營養療法對中風後病人失能和日常活動的影響。

什麼是中風?

當大腦部分的血液供應中斷或減少時,就會發生中風。中風主要有三種類型:缺血性中風,當血栓阻塞或縮窄通向大腦的動脈時發生;出血性中風,當大腦中的血管破裂導致腦內出血時發生;以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生於大腦和周圍膜(蛛網膜下腔)之間的空間出血時。

什麼是營養療法?

營養療法是一種在每日膳食和/或兩餐之間使用蛋白質、維生素和能量等營養素的介入措施,包括根據每個病人的情況進行營養照護。病人或者是經歷過生病後的人通常會接受營養治療。

為什麼需要特別關注中風後患者的營養治療?

中風病人很容易營養不良,因為他們因身體損傷而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中風病人經常會出現身體和認知問題,營養狀況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復原情況。

我們想探討什麼?

我們想了解營養療法是否可以減少中風後病人的失能並改善其日常活動。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所有針對接受營養治療的中風病人進行隨機試驗相關的醫學文獻。我們也評估了營養療法在不良反應方面是否安全。我們比較及總結研究結果,根據研究方法和規模大小等因素,對證據的可信度進行評比。

我們發現什麼?

我們找出了包含 11,926 名受試者的 52 項研究。針對急性中風病人之研究有 36 項(中風發病後 14 天內)、10 項研究是關於亞急性中風病人(中風發病後 14 天後到 6 個月內)、3 項研究是針對急性和亞急性中風病人、3 項針對慢性中風病人(中風發作 6 個月後)。23 項研究調查的中風類型為缺血性、3 項研究為出血性、3 項研究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SAH),23 項研究為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包括 SAH。我們在本次回顧中確認出 25 種的營養介入。將失能和 ADL 作為結果進行評估的研究數量分別為 9 項和 17 項。

使用口服能量和蛋白質補充劑作為主要介入措施,我們確認到了 6 項研究。
我們發現使用口服能量和蛋白質補充劑的營養療法:

- 可能不會減少失能;然而,證據並不確定。

- 可能會改善日常活動,然而,證據並不確定。

針對其他的結果,我們發現使用口服能量和蛋白質補充劑的營養療法:

- 可以改善體重增加的營養狀況;然而,證據非常不確定。

- 可能不會降低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風險;然而,證據並不確定。

- 與腹瀉的發生率增加以及高血糖(血液中糖分(葡萄糖)過高的情況)或低血糖(血液中糖分(葡萄糖)過低的情況)有關;然而,這些證據尚不確定。

我們沒有找到任何口服能量及蛋白質補充劑的研究是和行走速度及生活品質有關的報告。

這些證據受到那些侷限?

我們對減少失能和改善日常活動的證據缺乏信心,原因如下:

- 大多數研究中的病人都知道他們正在接受的介入措施。

- 醫療保健提供者和結果評估人員了解病人正在接受的介入措施。

- 大多數評估 ADL(日常生活活動)的研究沒有詳細描述他們的方法。

- 根據中風類型、中風發病時間以及營養治療開始時的營養狀況,效果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由於研究數量較少,我們無法充分評估這些差異。

證據的最後更新日期為何?

證據檢索時間截至 2024 年 2 月 19 日。

翻譯紀錄

翻譯者:劉亦妮 (自由譯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akai K, Niimi M, Momosaki R, Hoshino E, Yoneoka D, Nakayama E, Masuoka K, Maeda T, Takahashi N, Sakata N. Nutritional therapy for reducing disability and improv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eople after strok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8. Art. No.: CD014852. DOI: 10.1002/14651858.CD014852.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