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控制成人偏頭痛的心理治療法

重要結論

缺乏高品質的證據顯示,心理治療對頻繁發作的偏頭痛病人,能立即或長期在治療後,有顯著的幫助或傷害。

研究背景

偏頭痛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與低品質生活和生活障礙有關。雖然藥物可以控制偏頭痛,但藥物控制並不適用於每位病人,有些病人可能會有藥物副作用的問題(不良事件)。許多心理治療法被列入控制成人偏頭痛的評估當中。心理治療會提供病人衛教、放鬆技巧或應對症狀的策略等,幫助成年病人改變對偏頭痛的行為或想法,試著減少偏頭痛相關症狀。

文獻回顧探討問題

我們針對成人偏頭痛的心理治療進行了評估,對象包含患有慢性或偶發性偏頭痛的成年病人,無論是否為有預兆或無預兆偏頭痛(aura,在偏頭痛發作前的警告徵兆)。我們將接受偏頭痛心理治療的病人與「對照組」比較。對照組病人包括接受常規治療(「標準護理」)、等待接受治療,或接受其他類型治療,如衛教。我們選出偏頭痛發作頻率相關的數據(即治療後的一個月內偏頭痛發作的天數、偏頭痛發作的次數)作為我們的主要評估結果。此外,我們整理出治療有效者數量(偏頭痛頻率降低50%的病人)、偏頭痛發作強度、持續時間(每天偏頭痛持續幾小時)、相關藥物使用、情緒、生活品質和偏頭痛造成生活障礙的資料.我們記錄下與治療有關的傷害(不良事件)案例。

研究特點

2018 年 7 月,我們搜索了資料庫,並發現 21 項相關研究,總計研究參與者達 2482 人。大部分的研究調查了三種治療中的其中一種,即認知行為療法(CBT),CBT能教導病人改變思想和行為的技巧。技能包括應對策略,或生物回饋或放鬆技巧,教導病人透過專注於放鬆練習,或透過儀器提供肌肉張力或體溫的回饋,減輕他們的焦慮。另外兩個心理治療法,分別在不同的單一研究中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紀錄病人情緒和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MDR),EMDR會運用病人的反覆眼動,幫助他們接受痛苦和其他負面經驗。我們對治療後的結果和最長期的追蹤感興趣。

主要結論

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心理治療能在治療四周內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然而,此次分析中,我們只能採納四項品質不高的研究數據。四項研究的報告列出偏頭痛發作頻率降低50%或以上的病人比例,這些研究中,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可能產生有效治療的比例(即偏頭痛發作頻率降低50%),是控制組的兩倍。

沒有證據顯示心理治療會影響偏頭痛的強度、偏頭痛的藥物使用、情緒或生活品質。只有兩項研究評估不良事件,因此我們無法得出結論。

我們發現治療後續追蹤的資料很少,也沒有證據支持或反駁心理治療的長期影響。

證據品質

我們將研究證據品質劃分出四個等級進行評估:非常低、低、中等、或高。高品質的證據意味我們對分析結果非常有信心。相對地,若證據品質等級為非常低,即表示我們無法確定分析結果。整體而言,我們判斷此次證據品質為非常低。

結論

沒有證據顯示心理治療會影響偏頭痛的頻率。相比對照組,更多的治療有效者(即報告中偏頭痛發作頻率減少50%的病人)願意接受心理治療,但支持這項結論的證據品質非常低,因此我們仍無法確定這項結果的可信度。由於研究證據不足,對於心理治療是否會導致不良事件上,我們無法得出結論。現有的長期追蹤資料很少,同時也沒有跡象顯示心理治療對病人有任何長期影響。總體而言,由於研究缺乏高品質的證據,無法證明心理治療對偏頭痛是否有實際影響,因此,也無法確定心理治療的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區別。對此,為高品質的研究籌措資金顯得非常重要,且未來更多的研究可能會改變這次審查的結論。

翻譯紀錄

翻譯者:劉芝君
職稱:自由譯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harpe L, Dudeney J, Williams AC de C, Nicholas M, McPhee I, Baillie A, Welgampola M, McGuire B.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igraine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9, Issue 7. Art. No.: CD012295. DOI: 10.1002/14651858.CD012295.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