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心理干預

研究背景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通常發展於個人,或他們親近的人在經歷或目睹創傷事件後。許多證據表明,由於兒童和成年期創傷的風險增加,患有嚴重精神疾病 (SMI) 的人也更容易患上 PTSD。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 SMI 患者也患有 PTSD。許多的心理干預措施可以治療 PTSD,統稱為“以創傷為中心的心理干預措施”(TFPIs)。

尋找證據

我們檢索了 2015 年 1 月和 2016 年 3 月 Cochrane 的精神分裂症組試驗註冊庫,發現了四項相關研究,共涉及 300 位同時患有 SMI 和 PTSD 的成年人。參與者接受的治療包括: 以創傷為中心的認知行為療法 (TF-CBT)、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MDR) 以及簡要的心理教育。這些治療方法協助個案處理與創傷有關的記憶、情緒和行為。

研究結果

將 TF-CBT 與常規照護相比,發現 TF-CBT 沒有減少 PTSD、精神病、抑鬱或焦慮症狀,或者改善生活品質的效果。兩項研究的一些低品質證據表明,接受 TF-CBT 的 SMI 和 PTSD 患者更有可能從 PTSD 復原,即患者的 PTSD 症狀低於診斷閾值。TF-CBT 與副作用的增加無關。

另一方面,將接受 EMDR 的患者與等待治療的患者相比,顯示出 EMDR 對減輕 PTSD 症狀的良好效果(非常低品質的證據)。同樣,在副作用方面沒有差別。目前尚無 EMDR 對於生活品質、精神病、憂鬱或焦慮造成影響的資料。

比較指出,TF-CBT 和 EMDR 在減輕 PTSD 嚴重程度的方面沒有差異(非常低品質的證據)。

最後,當 TF-CBT 和簡要的心理教育進行比較時,沒有證據表明哪種療法在治療 PTSD 症狀方面更有優勢。

研究證據之品質:

本回顧確定了關於 TF-CBT 和 EMDR 有限的、低品質的證據。儘管這些治療不會引起比等待治療更多的副作用,但它們減輕 PTSD 症狀的效果尚不明確。然而,還有許多重要的研究結果有待報告。我們建議需要更多關於心理干預對 SMI 和 PTSD 患者有益影響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毛柏迪 (Mao Bodi)(墨爾本大學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學生)【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