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資源有限環境”)中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時進行健康促進介入

文獻回顧問題

本研究探討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LMICs) 中,以減少一種以上主要心血管風險因子 (多重風險因子介入) 為目標的健康促進介入,對於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的有效性。這些風險因素包括過重/肥胖、高血壓、抽菸、壞膽固醇過多或身體活動量少。

研究背景

來自高所得國家的證據顯示,多重危險因素介入計畫並未降低心血管疾病 (CVD) 事件。鑑於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日益增加,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對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意識較低,因此這類計劃可能會產生有益的效果。 改善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建立一個全面且相關的證據庫,這將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能夠採取明智的行動。健康促進活動的組成部分可包括下列各項:(a) 推廣健康飲食習慣的飲食建議;(b) 減少有害酒精的攝取;(c) 戒菸建議;(d) 增加每日身體活動的建議;以及 (e) 減輕體重。

研究特性

我們徹底搜尋了截至 2014 年 6 月的醫學文獻。 我們找到了 13 項試驗,共納入了 7,310 名受試者。兩項試驗招募了健康的受試者,另外 11 項試驗則招募了不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例如已知有高血壓 (「高血壓」) 和 2 型糖尿病的受試者,並隨機分配他們接受多重風險因子介入措施或不接受介入措施。這些試驗於 2001 年至 2010 年間進行,並於 2004 年至 2012 年間發表。在土耳其進行了 3 項試驗。在中國和墨西哥各進行了 2 項試驗。1 項試驗招募了來自中國和奈及利亞的受試者。其他試驗在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羅馬尼亞及約旦進行。各試驗的介入內容各有不同;大多數試驗都包括飲食建議和身體活動建議。這些試驗對受試者進行了 6 個月到 30 個月的追蹤(平均追蹤時間為 13.3 個月)。

主要研究结果

我們發現對心血管疾病事件影響的證據很少,只有一項試驗報告了這些影響。所有納入的試驗均未報告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多重風險因素介入措施可能會降低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和腰圍。我們發現多吃水果和蔬菜、戒煙率、測量過去兩到三個月的血糖值、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 (HDL) 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LDL) 膽固醇和總膽固醇等介入措施,對結果的影響無差異。所有納入的試驗均未報告傷害。

研究證據品質

總體而言,納入本文獻回顧的研究有一定的偏差風險,而且當我們分析資料時,研究結果之間也有差異。對於我們的研究結果應該謹慎看待。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映均(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