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生兒加護病房對於早產兒或出生體重極低的新生兒,進行噪音或聲音管理有哪些益處與壞處?

關鍵資訊

• 新生兒加護病房中的噪音比我們家中或大多數工作環境中的噪音更大。這種噪音可能對於未成熟的嬰兒非常有害,會干擾他們的發展並導致聽力障礙。建議將新生兒加護病房內的噪音降低至 45 分貝以下,但是很難達成。

• 我們發現只有一項研究評估了新生兒加護病房中耳塞的使用情況,其結果非常不確定。沒有研究評估將整個新生兒加護病房或病房內某個房間的聲音降低至 45 分貝以下的干預措施。

• 我們需要進行研究來評估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降噪對於早產兒的發育、長期健康和聽力的影響。

什麼是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降噪管理?

新生兒加護病房中的嬰兒面臨壓力,包括非常強烈的聲音。新生兒加護病房的環境比大多數家庭或辦公室環境更吵鬧,並且包含不定期的短暫令人不安的噪音。許多聲音訊號經常影響早產兒、工作人員和父母。45 分貝是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加護病房可接受的最大噪音水平,但是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噪音水平通常高於此建議,範圍為 7 至 120 分貝。在預產期前出生的嬰兒當中有 2% 至 10% 被診斷出有聽力障礙,而一般兒童當中這一比例僅占 0.1%。

我們想從研究中發現什麼?

我們想找出降低聲音對新生兒大腦長期發育的益處和壞處。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有關新生兒加護病房之健全管理的研究,總結了結果,並且評估了我們對證據的信心。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只找到了一項研究,其中納入了 34 名新生兒,並且評估了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中使用耳塞作為降噪干預措施的情況。每個出生體重極低(低於 1500 克)的新生兒被隨機分配到兩組中的一組。一組不戴耳塞,另一組一直戴著矽膠耳塞,直到嬰兒在其母親月經後 35 週(即距其母親末次月經 35 週)或直到他們出院。

本篇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表明,關於使用耳塞的嬰兒和不使用耳塞的嬰兒在腦性麻痺、大腦發育、18 到 22 個月齡的體重或身高、呼吸支持的天數、住院天數或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方面是否存在差異的證據非常不明確。沒有副作用和傷害相關報告

研究證據的限制是什麼?

我們對證據缺乏信心,因為沒有足夠的研究來確定結果。 納入的一項研究涉及極少數嬰兒(34 名),並且沒有提供所有我們感興趣的資訊。該研究測試了耳塞的個人使用情況;尚無研究測試適用於整個新生兒加護病房或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某個區域(房間)的健全管理干預措施。

這些證據的更新情況如何?

這篇文獻回顧是對於最初在 2015 年發布並於 2020 年首次更新之文獻的更新。硏究證據更新至 2023 年 8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頌華(台北市紅十字會急救教練)【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ibrecht G, Wróblewska-Seniuk K, Bruschettini M. Noise or sound management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for preterm or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5. Art. No.: CD010333. DOI: 10.1002/14651858.CD010333.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