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對牙根發炎或感染所引起的牙痛的影響

本篇考科藍文獻回顧評估了在導致牙痛的兩種常見病症中,抗生素對於成人病人所伴隨的疼痛及腫脹的影響。本回顧旨在評估有無牙科治療的情況下,服用抗生素的效果。

背景

牙齒疼痛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當牙齒內的神經因為逐漸腐爛或損傷而導致壞死時,牙痛便可能出現。在沒有牙科治療的情況下,細菌可以感染壞死的牙齒並造成牙膿腫,從而導致腫脹和感染擴散,有時會為危及生命。

對於這些類型的牙痛,目前建議的治療方法是移除壞死的神經和其相關的細菌。這通常是透過拔牙或根管治療(指一種移除神經和牙髓後清潔和密封齒內根管的治療程序)來完成。只有在已發生從牙齒擴散到周圍組織的嚴重感染時,才會建議使用抗生素。然而,仍有部分牙醫習慣給沒有傳播感染跡象或沒有經過牙科治療的急性症狀病人開立口服抗生素來清除感染物質。

抗生素的使用會促成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持續增加。因此,只有在評斷抗生素極有可能對病人有好處時才進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收入國家中,所有基礎醫療的抗生素開立中大約有8%至10%為牙科處方。因此,確保牙醫師掌握關於抗生素在何種情況下可能對病人有益的良好資訊是必要的。

研究特點

本審查所使用的證據是截至2018年2月的最新數據。我們搜索了科學資料庫,發現了兩項試驗,共有62受試者參與了分析。這兩項試驗都是在美國的牙醫學院進行,並評估了口服抗生素在局部麻醉後根管治療的第一階段後,對於減緩成人疼痛和腫脹方面的使用情況。這兩項試驗中使用的抗生素皆是青黴素VK,且所有參與者都服用了止痛藥。

主要發現

本審查中的兩項研究報告顯示,在使用止痛藥的根管治療第一階段中,接受口服抗生素與接受安慰劑(一種假性治療,用於防止心理作用影響研究結果)的病人並沒有在疼痛或腫脹程度減緩上達到明顯差異。然而,這些研究屬於小規模,並產生了低品質的證據。因此,我們無法確定結果是否正確。兩項研究都沒有單獨檢測在沒有牙科手術治療的情況下,抗生素對本身的影響。

其中一項試驗報告提出了受試者的副作用:一名接受安慰劑藥物的病人出現了腹瀉,而另一名接受抗生素的病人在治療後感到疲倦和精力下降。

證據質量

整體而言,我們判斷此次證據品質非常低。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確定抗生素在這些條件下的影響。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庭琇 Tiffany Ting-Shiow Chen
服務單位:Emory University
職稱:Undergraduate Student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