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的認知行為療法(組)

文獻回顧問題

針對思覺失調團體的認知行為療法(談話療法)(CBTp) 是否比標準照護(一個人通常會接受的護理)或其他形式的談話療法(例如,諮詢、支持療法;團體或個人)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更有效?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致殘的嚴重精神疾病。它的特點是妄想(奇怪的信念)、幻覺(看到或聽到不存在的東西)、負性症狀(社交退縮、冷漠)和行為紊亂。使用被稱為抗精神病的藥物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在幫助緩解思覺失調症的負性症狀方面並不總是非常有效。CBTp 已被建議作為精神疾病患者使用藥物外有用的附加治療,但其對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效性的證據尚不確定。CBTp 通常是一種單獨的治療,但也可以提供給一群人,這可能更具成本效益。重要的是要了解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團體 CBTp 是否有效且可以被接受。

我們做了什麼?

截至 2021 年 2 月 10 日,Cochrane 思覺失調症的專家群在他們的專業註冊資料庫進行了電子搜索,以查找在思覺失調症患者中隨機分組 CBTp 與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療法(團體或個人)的臨床試驗。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涉及 1,900 名參與者的 24 項研究符合審查要求並提供了可用數據。所有研究都將 CBTp 組與標準治療進行了比較。我們的證據表明,就提前退出研究的參與者人數而言,團體 CBTp 與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干預之間沒有實質性差異。對於思覺失調症的總體症狀,團體 CBTp 可能優於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干預的整體精神狀態。與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干預相比,CBTp 組似乎在思覺失調症的正性和負性症狀方面沒有差異。團體 CBTp 似乎比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干預對整體功能更好。與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干預相比,CBTp 組住院參與者的數量在治療組之間沒有真正的差異。

結論

團體 CBTp 似乎比標準照護或其他社會心理干預對整體功能更好。

這些證據受到什麼侷限?

應進行樣本量較大且偏差風險較低的研究。需要解決長期結果以確定任何影響是短暫的還是長期的。試驗應提高數據報告的品質。

翻譯紀錄: 

翻譯者:彭懷萱 (文藻外語大學,英文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