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預防癌症用的硒

文獻問題

我們回顧指出硒能夠幫助預防癌症的證據。本文獻為Cochrane資料庫中第一份關於此主題的文獻(Dennert 2011)之更新。

背景

硒是一種自然出現於農作物、動物性產品與水當中的元素;少量的硒是人類需要的適當養分。自1960年代開始有許多研究記錄,高濃度的硒在飲食或在身體組織中的人們癌症發生率較低;有些實驗研究也指出硒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廣泛引起人們對硒的興趣,並聲稱「服用硒補充劑能預防癌症」。後來的10年中進行了更多的研究,比較個體中高與低硒濃度對於癌症發生率的差異且進行了許多試驗,個體被隨機地分派接受硒補充劑或安慰劑並且追蹤後續,如此就能被判定他們的癌症發生率。特別的關注是著重在硒是否能預防攝護腺、皮膚或其他特定類型的癌症。

研究特性

本文獻收錄了55份研究,其中被觀察的成人體內硒濃度有高有低,且隨時間持續追蹤,以判定他們是否罹患癌症;同時還有8個成人被隨機分派至接受硒補充劑或安慰劑的試驗。現有證據為至2013年2月。

主要結論

我們發現有限的證據指出,硒濃度較高的個體癌症發生率較低,然而,不可能由這些研究中做出「硒是造成癌症風險低的原因」這樣的結論,因為高濃度的硒可能與其他降低癌症風險的因素有關,例如較為健康的飲食或生活方式。再者,硒以許多不同的化學型態出現,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而這些研究無法確認是在評估哪一種化學型態。在可能罹患癌症的身體組織當中的硒濃度(例如:攝護腺)也沒有被檢視。

評估服用硒補充劑是否能預防癌症的隨機對照試驗,在研究方法品質上有很大的差異並且不是很可靠。許多研究記錄,接受硒補充劑的個體的確降低了他們的肺癌風險,但這些研究對於他們隨機分派的過程細節與受試者的追蹤記錄沒有充分到能讓人信服。最近被評定為執行良好且可靠的試驗發現,沒有硒降低整體癌症風險或降低特定癌症風險,包括攝護腺癌,的證據。相反的,有些試驗指出硒可能增加非黑色素瘤皮膚癌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了對於硒補充劑安全的顧慮。

整體而言,沒有能讓人信服的證據指出硒補充劑能夠預防癌症。然而,為了完全瞭解這個非金屬元素在癌症發展中的角色,進行更多硒在不同遺傳背景或營養狀態的個體上可能如何反應以及多樣的硒化合物中不同的生物活性之研究(大部分仍然為未知)是必要的。

背景

本文獻是2011年發表於Cochrane資料庫中第一份關於用硒預防癌症(Dennert 2011)的文獻之更新版。

硒是一種同時具有營養性與毒性的非金屬元素。暴露於高濃度的硒當中或是服用硒補充劑已被建議用來預防數種類型的癌症。

目的

本文獻提及2個研究問題:

1. 人們暴露在硒當中與罹患癌症風險的病原關係證據為何?
2. 人們服用硒補充劑對於預防癌症的功效之證據為何?

搜尋策略

我們進行了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2013年, Issue 1)、MEDLINE (Ovid, 1966年至2013年2月第1週)、EMBASE (1980年至2013年第6週)、CancerLit (2004年2月) 以及CCMed (2011年2月)等資料庫的電子搜尋。由於目前的MEDLINE也包含被編入CancerLit的期刊,因此於2004年之後就沒有再進行其他搜尋。

選擇標準

我們收錄了有成年健康受試者(18歲及以上)的前瞻性觀察研究(包括次世代對照研究與巢式病例對照研究的世代研究)以及隨機對照試驗(RCTs)。

資料收集與分析

關於觀察研究,當有5份或5份以上的研究因某個特定的結果被擷取時,我們進行隨機效應統合分析。關於RCTs,當可以取得2份或2份以上的研究時,我們執行隨機效應統合分析。以對世代研究及病例對照研究的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所編修的表格來評估觀察研究的偏誤風險;以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中規定的標準來評估RCTs的偏誤風險。

主要結果

我們收錄了55份前瞻性觀察研究(包括超過1,100,000位受試者)以及8個RCTs(總共有44,743位受試者)。在觀察研究中,我們發現較低的癌症發生率(概略的勝算比(OR)為0.69, 95%信賴區間(CI) 0.53至0.91, N = 8)以及癌症死亡率(OR 0.60, 95% CI 0.39至0.93, N = 6)與暴露於較高濃度的硒當中有關。雖然癌症發生率在男性中(OR 0.66, 95% CI 0.42至1.05, N = 6)較在女性中(OR 0.90, 95% CI 0.45至1.77, N = 2)為低,性別特異的次群組分析沒有提供不同效應在男性與女性當中的明確證據(P值為0.47)。特定區域癌症的發生率,在胃、膀胱及攝護腺癌中看到最為顯著的降低。然而由於研究設計、品質與異質性,使得對於摘要統計量的解讀變得複雜,這些發現也就有所侷限。有些研究指出,遺傳性的因素可能改變硒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而這是一個需要更進一步調查的假設。

在RCTs中,我們找不到硒補充劑降低了任何一種癌症風險(危險率比(RR) 0.90, 95% CI 0.70至1.17, 2份研究, N = 4765)或癌症相關死亡率(RR 0.81, 95% CI 0.49至1.32, 2份研究, N = 18,698)的明確證據,並且,這個發現是在分析限制於低偏誤風險的研究時確認的。對於攝護腺癌的效應不明確(RR 0.90, 95% CI 0.71至1.14, 4份研究, N = 19,110),並且在分析限制於低偏誤風險的試驗時,干預措施顯示為沒有效應(RR 1.02, 95% CI 0.90至1.14, 3份研究, N = 18,183)。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增加(RR 1.44, 95% CI 0.95至1.17, 3份研究, N = 1900)。2個試驗(Nutritional Prevention of Cancer Trial (NPCT)以及Selenium and Vitamin E Cancer Trial (SELECT)的結果同樣提高了對因硒補充劑而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禿髮與皮膚炎風險可能增加的顧慮。「血液中硒濃度最低的個體可能可以藉由增加硒的攝取來降低癌症風險,特別是攝護腺癌。」這一個由NPCT提出的早期假設,尚未被後來的試驗證實。由於男性為RCT受試者的壓倒性多數(94%),性別差異無法被系統性地評估。

作者結論

雖然在一些觀察研究中發現了暴露於硒當中與某些癌症風險間的逆相關,還是不能用這來當作兩者因果關係的證據,並且這些結果應該被謹慎地解讀。這些研究有許多限制,包括暴露在硒之中的評估爭議與其眾多的化學型態、異質性、干擾以及其他偏誤。衝突的結果包括曾記錄對某類型癌症的逆相關、不相關與直接相關。

雖然最近的研究(特點是低偏誤風險)找不到對於癌症風險有效益的影響(特別是對於攝護腺癌的風險),並且對於硒濃度基線的任何影響只有一點點的證據,RCTs還是評估硒補充劑對癌症風險效應產生的前後矛盾的結果。有些試驗指出暴露在硒之中的有害效應。截至目前為止,沒有讓人確信的證據指出硒補充劑能預防癌症在人類身上發生。

翻譯紀錄

翻譯者: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Vinceti M, Filippini T, Del Giovane C, Dennert G, Zwahlen M, Brinkman M, Zeegers MPA, Horneber M, D'Amico R, Crespi CM. Selenium for preventing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 Issue 1. Art. No.: CD005195. DOI: 10.1002/14651858.CD005195.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