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兒童與青少年焦慮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本篇文獻回顧為何重要?

許多兒童及青少年為焦慮症所苦。患有焦慮症的兒童和青少年,在交友、家庭和學校方面更有可能遇到困難。對患有焦慮症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治療,有助於預防未來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或濫用藥物和酒精。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 等談話療法,可以幫助兒童和青少年使用新的思考模式面對焦慮。許多父母和孩子更喜歡嘗試談話療法,而不是使用抗憂鬱劑等藥物。

哪些人可能會對本篇回顧感興趣?

父母、兒童和青少年;從事教育工作者;從事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和全科醫生。

本篇回顧目的為回答哪些問題?

本回顧為針對 2005 年的 Cochrane 回顧更新,該回顧指出 CBT 是治療兒童與青少年焦慮症的有效方式。

本次更新目的為回答以下問題:

• CBT 是否比不治療更有效?

• CBT 是否比其他 “主動” 療法更有效,例如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自助書籍?

• CBT 是否比藥物更有效?

• CBT 能否長期幫助兒童與青少年減少焦慮症狀?

本回顧納入了哪些研究?

搜尋資料庫尋找 1970 年至 2012 年 7 月期間發表,所有關於兒童和青少年使用 CBT 減緩焦慮的高品質研究。本回顧納入之研究須為隨機對照試驗,且須納入明確診斷為焦慮症之兒童及青少年。

本回顧共納入 41 篇研究,包含 1,806 位受試者。本篇回顧作者將研究整體品質評為「中等」。

本篇回顧的證據告訴我們什麼?

CBT 在減少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症狀比沒有治療更有效。

沒有明確證據支持某一種提供 CBT 的方式比另一種(例如:團體、個人、或與父母一起)更有效。

CBT 並不比自助書籍等其他「主動療法」有效。

因為研究數量少,所以本回顧作者無法將 CBT 與藥物進行比較。

僅四篇研究聚焦探討使用 CBT 後的長期結果。沒有明確證據支持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症狀有持續改善。

下一步該做什麼?

本篇回顧作者建議未來應更詳細探討是什麼讓 CBT 最適合兒童和年輕人,如何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 CBT,及如何針對不同年齡層調整 CBT 的方式。

翻譯紀錄

翻譯者:丘梅萱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學生)【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James AC, James G, Cowdrey FA, Soler A, Choke A.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 Issue 2. Art. No.: CD004690. DOI: 10.1002/14651858.CD004690.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