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抗膽鹼藥物治療膀胱過動症的有效性

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想了解與安慰劑(假藥)治療相比,使用各種抗膽鹼藥物治療是否對患有膀胱過動 (overactive bladder, OAB) 症候群的成人有幫助。為回答此問題,我們蒐集並分析了所有相關的研究。

研究背景

膀胱過動症候群是常見的問題,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越發常見。這意味著病人可能突然覺得需要上廁所(稱為「尿急迫發作」),或者突然少量漏尿。膀胱過動症是由膀胱肌肉意外失去控制所引起。它有時被稱為「膀胱過度敏感」、「逼尿肌過度反應」、「急迫性尿失禁」或「頻尿症」。

膀胱過動症病人通常會服用抗膽鹼藥物。抗膽鹼藥物可以藉由放鬆肌肉幫助緩解膀胱過動症的一些症狀,例如漏尿或需要在短時間內上廁所。

此文獻回顧最後更新日期為何?

我們研究了截至 2020 年 1 月 14 日可用的證據。 我們於 2022 年 5 月 3 日更新此搜索,但這些新的結果尚未完全納入本文獻回顧。

納入研究特徵

本次回顧納入了 104 項研究。其中 71 項為新研究,或自 2006 年本文獻回顧發表之後更新過。

其中十二項研究並未報告有多少人參與了他們的研究。在其餘研究中,共有 29,682 人服用了抗膽鹼藥物,而服用安慰劑的人數為 17,424 人。最小的研究樣本數為 18 人,而最大的研究包含 2,334 名參與者。我們納入的大部分研究持續了 12 週。一項研究僅調查了男性的症狀;有九項研究則僅調查了女性的症狀。其餘研究皆同時納入男性和女性受試者。

我們僅納入了使用口服抗膽鹼藥物,並且劑量和一般醫師處方相同的研究。在所有研究中,包括九種不同的抗膽鹼藥物:darifenacin、 fesoterodine、imidafenacin、 oxybutynin、propantheline、 propiverine、solifenacin、 tolterodine 和 trospium。

研究經費來源

本回顧中有 70 項研究由藥物製造商和銷售商資助。

關鍵结果

我們發現服用抗膽鹼藥物治療膀胱過動症的人可能會感受到他們的生活品質發生改善。此外,我們的結果顯示,與接受安慰劑治療的病人相比,有更多的病人感覺到膀胱過動症的症狀得到改善或痊癒。

服用抗膽鹼藥物可能會讓膀胱過動症病人尿急迫發作次數和一天內上廁所的次數稍微減少。

每 100 名服用抗膽鹼藥物的人當中有 22 人覺得口乾是藥物的副作用,而每 100 名服用安慰劑的人中則有 6 人感到口乾。因此,服用抗膽鹼藥物可能會增加口乾的風險。抗膽鹼藥還可能導致尿滯留的風險增加:服用抗膽鹼藥後,每 100 人當中,有不到 2 人會感到無法完全排空膀胱;而服用安慰劑後,每 100 人中只有不到 0.5 人有此感受。

作者結論

我們發現,抗膽鹼藥物可能會對個人的生活品質和膀胱過動症造成微小但重要的改變,然而目前仍不清楚這些改變是否能夠長期持續。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雅婷 (德澤醫學研究基金會, 研究助理)【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toniute A, Madhuvrata P, Still M, Barron-Millar E, Nabi G, Omar MI. Oral anticholinergic drugs versus placebo or no treatment for managing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5. Art. No.: CD003781. DOI: 10.1002/14651858.CD003781.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