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或可待因治疗癌痛时对患者意识、食欲和口渴的影响

问题描述

护理路径是旨在确保患者在特定情况下得到适当、有效的护理而设计的一揽子护理方案。这些途径很常用,通常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它们也可以用作勾选框解决方案,成为良好护理的障碍。护理路径已被用于确保为临终关怀机构中的临终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

利物浦护理途径专为临终关怀而设计,并已在普通医院环境中用于护理临终患者。它的使用受到批评。英国政府对NHS中临终关怀护理途径使用情况的评价中建议不应使用它们,因为它们被滥用。

一个主要由亲属提出的担忧是,阿片类药物曾过量处方,用于加速患者死亡,意识下降,并减弱患者接受食物或饮料的愿望或能力。

本系统综述的目的

本Cochrane综述旨在研究与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相关的危害(不良事件),特别是与患者意识、食欲或口渴有关的危害。

如何收集信息

理想情况下,在撰写本综述时,我们将研究在接受临终关怀的老年人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医学试验,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试验。因此,我们研究了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患者的试验,
这些试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与阿片类药物在临终关怀中使用最接近的信息——尽管接受癌症疼痛治疗的人通常不会临终。

研究发现

本综述纳入了77项研究,涉及5000多名接受各种治疗的患者。这些试验的受试者群体主要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试验质量普遍较差;特殊问题包括研究规模小,未报告所有患者的不良事件,或所有记录的不良事件。已知的不良事件测量、记录和报告方面的问题使评价更加困难。

对于所有四种阿片类药物,四分之一的人出现便秘和嗜眠(嗜睡,困倦),五分之一的人出现恶心和口干,八分之一的人出现呕吐,食欲不振和头晕。虚弱、腹泻、失眠(入睡困难)、情绪变化、幻觉和脱水的发生率为二十分之一及以下。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了解阿片类药物对所有临终患者的临终关怀中意识、食欲和口渴的影响。

研究背景

无论疾病或其他原因,和在任何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为生命临终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在过去十年中,使用护理路径来帮助正在治疗的临终患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做法。利物浦护理路径(Liverpool Care Pathway, LCP)在英国的使用受到了批评。在英国,LCP是由卫生部长委托进行独立综述的对象。由此产生的纽伯格综述承认,LCP建立在健全的伦理原则之上,当实施得当时,这些原则可以为患者和家庭提供良好的优质护理的基础。综述还发现,LCP往往没有得到正确的实施,反而成为良好护理的障碍;它提出了40多项建议,包括教育和培训、研究和开发、获得专业姑息治疗服务以及确保对所有临终患者的关怀和同情。2013年7月,卫生部发表声明,指出LCP的使用应“在未来6-12个月内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临终关怀”。

阿片类药物的影响是一个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们对临终患者的意识、食欲和口渴具有潜在的影响。人们担心患者意识受损可能会导致过早死亡,而阿片类药物对食欲和口渴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痛苦。这项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委托进行的速览综述使用标准的Cochrane方法来评价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和可待因在癌痛研究中的不良反应,以更了解对临终患者的可能影响。

研究目的

在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或可待因治疗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中,确定阿片类药物治疗对患者意识、食欲和口渴的影响。

检索策略

我们评价了目前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Cochrane综述中所包括的研究中报告的不良事件资料:具体包括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和可待因。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使用多种剂量的四种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和可待因)治疗癌痛的随机研究。这些研究取自四项现有的或正在进行的Cochrane综述。受试者为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我们只纳入了完整的期刊发表文章。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系统综述作者独立提取了有关不良事件的资料,并筛查了研究质量问题。寻求的主要结局是经历意识、食欲下降和口渴等不良事件的受试者人数。次要结局是主要结局的可替代指标:与患者意识相关的谵妄、头晕、幻觉、情绪变化和嗜眠,以及与患者食欲或口渴相关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吞咽困难、厌食、乏力、脱水或口干。

比较测量以上已知的有害症状不太可行,因此我们计算了每种阿片类药物以及所有四种阿片类药物组合经历每种相关不良事件的受试者比例。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77项研究,共5619名随机受试者。多数研究存在潜在偏倚,以小样本研究最为常见;在60项研究中,单独治疗组的受试者不足50人。受试者相对年轻,研究中的平均年龄通常在50至70岁之间。发现了不良事件报告的多个主要问题,包括未能报告所有接受药物治疗的受试者的不良事件,经历的所有不良事件,如何收集不良事件,以及未定义不良事件术语或是否使用报告系统。

对患者意识、患者食欲或口渴的直接测量并不明显。对于用于治疗癌痛的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便秘25%,嗜眠23%,恶心21%,口干17%,呕吐、厌食和头晕13%。乏力、腹泻、失眠、情绪变化、幻觉和脱水的发生率在5%及以下。

作者结论

我们没有发现直接证据表明阿片类药物在用于治疗癌痛时会影响患者的意识、食欲或口渴。然而,嗜眠、口干和厌食是接受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或可待因治疗的癌痛患者的常见不良事件。

我们知道有重要的文献涉及到不良事件测量、报告和归因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加上已知的伴随用药并发症、资料收集和报告以及命名法,这意味着这些不良事件并不总是明确地归因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因此它们只能提供阿片类药物在癌痛中的不良事件的大致情况。研究议程包括为具有一系列严重程度或重要性的不良事件制定定义,以及开发适当的测量工具来记录此类事件,以帮助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

翻译笔记

译者:陈骏洋(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英语医学方向),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3年11月15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Wiffen PJ, Derry S, Moore RA. Impact of morphine, fentanyl, oxycodone or codeine on patient consciousness, appetite and thirst when used to treat cancer pai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Issue 5. Art. No.: CD011056. DOI: 10.1002/14651858.CD011056.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