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
我们不确定手术切除腺样体(腺样体切除术)是否会改善胶耳儿童的听力,因为证据质量不高。
腺样体切除术在随访的一到两年可能轻微减少胶耳儿童的数量,但我们并不了解其在听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
我们知道手术可能存在风险,例如出血的风险。然而,研究中没有充足的信息供了解这种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
什么是OME?
胶耳或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是一种影响幼儿的相对常见的疾病。液体积聚在中耳,可能导致听力受损。由于听力受损,儿童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并且可能在学校出现行为困难。
如何治疗OME?
大多数情況下OME无需任何治疗,症状会随着时间改善。对持续性OME的儿童,已使用多种治疗方法,包含药物或手术(鼓膜通气管置入术,伴或不伴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是位于鼻后方(上颚上方)的组织块,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我们想要了解什么?
我们想要确定腺样体切除术是否优于不治疗或其他治疗(比如药物)对OME患儿的效果更好。
我们还想了解腺样体切除术是否伴随任何不良反应。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检索了对OME患儿进行腺样体切除术与不治疗,或采用不同治疗相比较的研究。我们比较和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方法和样本量等因素对我们证据质量进行了评级。
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纳入了10项涉及1785名儿童的研究。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比较腺样体切除术与药物治疗的研究,仅有比较使用腺样体切除术和未使用腺样体切除术的研究。我们发现的所有证据都被认为质量不高,因为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并且纳入人群相对较少。
对儿童和看护人员而言,恢复正常听力可能非常重要,但测量这一结局的研究很少,对腺样体切除术在听力方面的影响证据质量不高。
腺样体切除术可能在一到两年的随访后减少持续OME儿童的数量,但差异可能较小。
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生活质量的证据,所以我们不知道腺样体切除术对此有无影响。
少有研究报告任何关于治疗可能带来的伤害的信息。我们知道任何手术都存在出血风险。在本综述中,我们发现在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416名儿童中有2名发生了严重出血,而未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375名儿童中并未出现该现象。
证据的局限性有哪些?
由于证据质量不高,我们无法确定腺样体切除术是否会给OME儿童带来任何益处。我们还发现有关于腺样体切除术危害的信息很少,尽管我们知道进行手术可能会伴随一些风险。
这项证据的时效性如何?
证据更新至2023年1月。
阅读完整摘要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一种中耳腔积液,常见于幼儿。积液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如果积液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社交困难和生活质量下降。OME的管理包括观察等待、自动充气、药物和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术经常被用作这种情况下的潜在治疗方法。
研究目的
评估单独或联合通气管置入术(鼓膜通气管)进行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益处和危害。
检索策略
Cochrane耳鼻喉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Cochrane耳鼻喉注册库(Cochrane ENT Register);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Ovid MEDLINE;Ovid Embase;Web of Scienc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和其他发表和未发表试验的来源。检索日期为2023年1月20日。
纳入排除标准
针对6个月至12岁患单侧或双侧OME的儿童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试验。我们纳入了比较腺样体切除术(单独或联合鼓膜通气管置入术)与不治疗或非手术治疗的研究。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标准的Cochrane方法。主要结局(多利益相关方优先次序决定):1)听力,2)中耳炎特异性生活质量,3)大出血。次要结局:1)OME的持续性,2)不良反应,3)接受性语言能力,4)言语发展,5)认知发展,6)心理技能;7)听力;8)与健康相关的一般生活质量,9)父母的压力,10)前庭功能, 11)急性中耳炎发作。我们使用GRADE来评估每个结局的证据质量。
尽管我们纳入了所有听力评估的措施,但由于在解释平均听力阈值结果方面的挑战,恢复正常听力的儿童比例是我们评估听力的首选方法。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10项研究(1785名儿童)。许多研究对所有受试者采用了伴随干预,包括鼓膜通气管置入术或鼓膜切开术。所有纳入的研究都至少有一定的偏倚风险。
我们报告了最长随访时间内主要结局指标的结果。未能在任何比较中识别出与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相关的数据。本综述报告了其他结局和时间点的更多细节。
1)腺样体切除术(伴或不伴鼓膜切开术)对比不治疗/观察等待(三项研究)
12个月后,听力恢复正常的儿童比例几乎没有差异,但证据质量极低(腺样体切除术组68%,无治疗组70%;风险比(RR)= 0.97,95%置信区间(CI)[0.65,1.46];获益需治病例数(NNTB)=50;1项研究,42名受试者)。腺样体切除术存在出血风险,但绝对风险似乎很小(接受腺样体切除术风险为1/251,与0/229相比,PetoOR=6.77,95% CI [0.13, 342.54];1项研究,480名受试者;中等证据质量)。对那些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来说,两年后持续性OME的风险可能略低(65%比73%),但差异较小(RR=0.90,95% CI [0.81, 1.00];NNTB=13;3项研究,354名受试者;证据质量极低)。
2)腺样体切除术(伴或不伴鼓膜切开术)对比非手术治疗
尚未发现用于此项对比的研究。
3)腺样体切除术加双侧鼓膜通气管置入术对比双侧通气管置入术(四项研究)
6-9个月后恢复正常听力的耳朵比例略有增加(腺样体切除术组为57%对比未切除组为42%,RR=1.36,95% CI [0.98, 1.89];NNTB=7;1项研究,127名受试者(213只耳朵);证据质量极低)。腺样体切除术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但绝对风险似乎很小,并且证据质量低(2/416例腺样体切除术组与对照组的0/375相比,PetoOR=6.68,95% CI [0.42, 107.18];2项研究,791名受试者)。两组持续性OME的风险相似(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通气管置入术组为82%,仅鼓膜通气管置入术组为85%,RR=0.96,95% CI [0.86, 1.07];证据质量极低)。
4)腺样体切除术联合单侧鼓膜通气管置入术对比单侧通气管(2项研究)
腺样体切除术后,恢复正常听力的儿童略多,但置信区间较宽(57%比46%,RR=1.24,95% CI [0.79, 1.96];NNTB=9;1项研究,72名受试者;证据质量极低)。12个月后,可能有更少的儿童患有持续性OME,但置信区间较宽(27.2%比40.5%,RR=0.67,95% CI [0.35, 1.29];NNTB=8;1项研究,74名受试者)。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大出血的数据。
5)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通气管置入术与不治疗/观察等待的比较(两项研究)
我们未发现恢复正常听力的儿童比例的数据。然而,两年后,分配给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听力阈值的均差为-3.40dB(95% CI [-5.54, -1.26];1项研究,211名受试者;证据质量极低)。两年后,患有持续性OME的儿童比例可能会略有减少,但证据质量极低(82%比90%,RR=0.91,95% CI [0.82, 1.01];NNTB=13;1项研究,232名受试者)。我们注意到,观察等待组的许多儿童也在这个时间点接受了手术。
6)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通气管置入术与非手术治疗比较
尚未发现用于此项对比的研究。
作者结论
当使用GRADE方法进行评估时,OME儿童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证据质量极低。腺样体切除术可能会减少OME的持续存在,但其对听力影响的证据尚不确定。对患者和看护人员来说,恢复正常听力可能很重要,但很少有研究测量这一结局。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的证据。关于不良反应,尤其是术后出血的数据很少。大出血的风险似乎很小,但在为OME儿童选择治疗策略时应予以考虑。未来的研究应以确定哪些儿童最有可能从治疗中获益为目标,而不是向所有儿童提供干预。
译者:彭冬蕊(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审校:王晔(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2025年6月18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