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常规实验室检测?
常规实验室检测是一组常用的血液检测,可提供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这些检测可用于识别疾病或监测健康状况。
我们想要了解什么?
在门诊或急诊就诊时,识别出患有严重 COVID-19 疾病或死亡的高风险患者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临床医生决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我们想知道常规实验室检测是否足够准确,以预测确诊SARS-CoV-2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情恶化。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检索了评价常规实验室检测预测确诊SARS-CoV-2患者死亡率和病情恶化的研究。我们纳入了全球范围内各种设计类型的研究。所有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均被纳入。
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纳入了64项研究,涉及53种不同的常规实验室检测。这些研究评价了这些检测预测死亡率、病情恶化或两者的能力。共纳入71,170名受试者,其中8169名(11.5%)受试者死亡,4031名(5.7%)受试者恶化为重型/危重型疾病。31项研究纳入了成年患者,其中两项研究报告了60岁以上患者,两项研究同时纳入儿童和成人,且一项研究仅纳入儿童。大多数研究在中国进行,其次是西班牙和意大利。以上所有研究均在医院进行。
“敏感性”和“特异性”通常用于报告检测的能力。敏感性是指实际为阳性的样本中,判断为阳性的比例(例如,真正死亡或恶化的案例,被正确检测为阳性);特异性是指实际为阴性的样本中,判断为阴性的比例(例如,不会死亡或恶化的案例,被正确检测为阴性)。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接近100%,检测就越准确。为了安全排除不会死亡或恶化的患者,需要较高的敏感性(> 90%)。当四项或以上的研究评价相同的检测时,我们对资料进行了汇总并进行分析。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项检测足够准确到可以安全地排除严重的结局,如病情恶化或死亡。我们发现五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50%。其中四项实验室检测表明SARS-CoV-2感染中存在重要的炎症反应。这四项检测分别是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第五项检测,d-二聚体,反映了SARS-CoV-2感染时血液凝固状态增加的状况。
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如何?
我们对本系统综述的证据信心较低,因为纳入的研究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因此难以进行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取决于阳性(确诊疾病)和阴性(无疾病)之间的截断值。对于某些研究,作者在进行检测之前决定了截断值(不太可能产生偏倚),而在其他研究中,他们在分析检测后才决定截断值(更可能产生偏倚)。
本系统综述结果适用于谁?
常规实验室检测可以在医生接诊时或在急诊科进行。然而,纳入的研究仅评价了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我们纳入了确诊SARS-CoV-2感染的患者。只有一项研究提到了接种疫苗的患者,另外,我们无法评价新型冠狀病毒不同变异株的检测效果。因此,我们的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接种疫苗的患者或新型冠状病毒不同的变异株。
本系统综述研究意义是什么?
这些与COVID-19患者的炎症和血液凝固相关的常规实验室检测可用于风险分层以评价患者。然而,这些检测均未表现出足够的准确性以安全排除进展为重型或病危的可能性。这些检测可以用于评价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了预测病情恶化或死亡,可能需要更全面的评价,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发现和患者特征。
本系统综述的最新更新日期?
我们检索了截至2022年8月25日的所有COVID-19研究。
与其他实验室检测相比,与高凝状态和高炎症反应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在预测SARS-CoV-2患者的重型疾病和死亡率方面表现更好。然而,为了安全地排除重型疾病,检测应具有高敏感度(> 90%),而纳入的实验室检测均未满足此标准。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价,例如,将这些实验室检测与临床症状、影像学发现和患者特征结合起来。
识别出可能出现病情恶化的COVID-19患者有助于评价其是否需要接受重症监护,或是否可以以较低强度治疗或通过门诊治疗。在临床护理中,常规实验室标志物,例如C反应蛋白,被用于评价个体的健康状况。
系统综述旨在评价常规基于血液的实验室检测预测SARS-CoV-2感染者死亡率及病情恶化为重型或危重型(从轻型或中型)COVID-19的准确性。
2022年8月25日,我们检索了Cochrane COVID-19研究注册库,包括多个数据库的检索,如通过PubMed的MEDLINE、CENTRAL、Embase、medRxiv以及ClinicalTrials.gov。我们未设置任何语言限制。
我们纳入了所有设计类型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在门诊就诊或因确诊感染SARS-CoV-2而入住综合医院病房的受试者的预后准确性进行了估计,并纳入了基于人体样本血清库的研究。其中包括首次接触时进行的所有常规基于血液的实验室检查。我们纳入了作者提供的用于定义病情恶化至重型或危重型疾病的任何参考标准。
两位评价作者独立从每项纳入的研究中提取资料,并独立使用预后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学质量。由于研究报告了同一检测的不同阈值,我们使用分层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模型进行meta分析,以估计SAS9.4中的汇总曲线。我们估计了SROC曲线上与纳入研究中特异性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范围边界相对应的点的敏感性。仅对敏感性和95%置信区间(CI)≥50%且特异性≥50%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直接和间接比较。相对诊断优势比通过汇总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准确性来计算。
我们共纳入了64项研究,涉及71,170名受试者,其中8169名受试者死亡,4031名受试者病情恶化为重型/危重型。该研究评价了53种不同的实验室检测。对于某些检测,同时包括了相对正常范围的增加和减少。不同检测及其截断值之间存在严重异质性。纳入的研究在所有领域均无低偏倚风险或低适用性担忧。本系统综述中纳入的检测均未表现出高敏感性或特异性,或两者皆无。总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50%的五种检测为:C反应蛋白升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d-二聚体升高以及乳酸脱氢酶升高。
炎症
对于死亡率,C反应蛋白升高的总敏感性为76%(95% CI 73%-79%),中位特异性为59%(低确定性证据)。对于恶化,总敏感性为78%(95% CI 67%-86%),中位特异性为72%(极低质量证据)。对于死亡或恶化的复合结局,总敏感性为70%(95% CI 49%-85%),中位特异性为60%(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死亡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升高的总敏感性为69%(95% CI 66%-72%),中位特异性为63%(极低质量证据)。对于恶化,总敏感性为75%(95% CI 59%-87%),中位特异性性为71%(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死亡率,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总敏感性为67%(95% CI 56%-77%),中位特异性性为61%(极低质量证据)。对于恶化,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总敏感性为69%(95% CI 60%-76%),中位特异性性为67%(极低质量证据)。对于复合结局,总敏感性为83%(95% CI 67%-92%),中位特异性为29%(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死亡率,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总敏感性为82%(95% CI 66%-91%),中位特异性为60%(极低质量证据)。对于恶化,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总敏感性为79%(95% CI 76%-82%),中位特异性为66%(低确定性证据)。对于复合结局,总敏感性为69%(95% CI 51%-82%),中位特异性为62%(极低质量证据)。
高凝状态
对于死亡率,d-二聚体 升高的总敏感性为70%(95% CI 64%-76%),中位特异性为56%(极低质量证据)。对于恶化,总敏感性为65%(95% CI 56%-74%),中位特异性为63%(极低质量证据)。对于复合结局,总敏感性为65%(95% CI 52%-76%),中位特异性为54%(极低质量证据)。
在预测死亡率方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升高的准确性高于d-二聚体升高(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 RDOR)2.05,95% CI 1.30-3.24)、C反应蛋白升高(RDOR 2.64,95% CI 2.09-3.33)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RDOR 2.63,95% CI 1.55-4.46)。d-二聚体升高的准确性优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RDOR 1.49,95% CI 1.23-1.80)、C反应蛋白升高(RDOR 1.31,95% CI 1.03-1.65)和乳酸脱氢酶升高(RDOR 1.42,95% CI 1.05-1.90)。此外,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准确性优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RDOR 1.30,95% CI 1.13-1.49)。在预测病情恶化为重症方面,C反应蛋白升高的准确性优于d-二聚体升高(RDOR 1.76,95% CI 1.25-2.50)。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升高的准确性优于d-二聚体升高(RDOR 2.77,95% CI 1.58-4.84)。最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准确性优于d-二聚体升高(RDOR 2.10,95% CI 1.44-3.07)和乳酸脱氢酶升高(RDOR 2.22,95% CI 1.52-3.26)。
译者:刘丹丹(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审校:王雪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2025年1月6日。简体中文翻译由 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 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 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