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症状性低血糖的急救葡萄糖给药途径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评估了各种葡萄糖给药途径作为症状性低血糖患者的急救治疗的效果。

系统综述背景

低血糖,或者血糖血水平较低,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见,但也可能由于血糖调节不平衡发生在其他人群中。轻度或中度低血糖的症状包括颤抖、眩晕、出汗或紧张,这种情况的急救通常是自我实施,但通常由家人或朋友提供,与饮食形式的糖(如果汁、糖果或干果条)相比, 葡萄糖片可以更好地消退症状。葡萄糖可以口服(吞服),也可以在颊内贴靠颊粘膜(“口腔给药”)、舌下含服(“舌下给药”)或通过直肠途径给药。后三种治疗方式中,葡萄糖不像口服途径那样被吞咽。

研究特征

我们纳入了4项研究。一项随机研究(将人随机分配到两个或更多治疗组之一的临床试验)比较了42名1至15岁低血糖患儿的舌下葡萄糖给药(以食糖的形式)和口服给药。两项非随机研究比较了23岁成年健康禁食志愿者的口腔葡萄糖给药和口服给药。一项随机研究比较了18岁1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葡萄糖凝胶和口服葡萄糖。

主要研究结果

舌下含服葡萄糖(舌下给药)在20分钟后会导致血糖上升幅度更大,但这是在低血糖伴疟疾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特定环境下。另一方面,颊粘膜途径给予葡萄糖导致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口服途径。对于葡萄糖凝胶(通过口腔吞咽和口腔粘膜联合摄取葡萄糖),与口服葡萄糖(葡萄糖片剂或葡萄糖溶液)相比,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益处。大多数研究没有报告症状消退的时间、由血糖水平高于某个阈值定义的低血糖消退、低血糖消退的时间、不良事件和治疗延迟。

证据质量

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数量和受试者人数少,以及一半的研究是在健康志愿者而非具有症状性低血糖症的患者中进行的,因此证据的可信度为极低。

研究背景

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时常发生,但在没有糖尿病的情况下,葡萄糖稳态失衡也可导致低血糖。在急救时,对疑似低血糖者的葡萄糖最佳肠内给药途径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

为了评估急救人员使用的不同葡萄糖给药途径(口腔、舌下、口服、直肠)对症状性低血糖急救的效果。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截至2018年7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以及灰色文献(在WHO ICTRP检索门户、ClinicalTrials.gov和欧盟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中识别的记录)。我们检索了通过上述方式检索到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列表。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涉及有记录或怀疑低血糖的成人和儿童以及健康志愿者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葡萄糖被任何适合急救人员使用的肠内途径进行给药。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筛选试验、评估偏倚风险、提取资料并使用GRADE工具评价试验证据的总体质量。我们使用Cochrane的“偏倚风险“(Risk of bias, RoB)评估工具评估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非随机干预性研究偏倚风险”(risk of bias In non-randomised studies of interventions, ROBINS-I)工具以及推荐用于交叉研究的Cochrane干预性系统评价手册中关于交叉研究的建议来评估非RCTs。我们通过均值差(mean differences, MD)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s)来报告连续性结局,用危险比(risk ratios, RR)及其95%CIs表示二分类结局。所有关于葡萄糖浓度的数据都转换为mg/dL。我们联系了纳入研究的作者以获取缺失数据。

主要结果

从6394条参考文献中,我们纳入了4项评估了77名受试者的研究,包括2项分别研究儿童和成人低血糖症患者的RCTs研究,以及2项针对健康受试者的非RCTs研究。这些研究包括3种不同的葡萄糖给药途径(舌下给药、口腔给药以及口服和口腔联合给药)。所有研究均在一个或更多的“RoB”领域存在高偏倚风险。

在低血糖伴有疟疾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这一特殊情况下,葡萄糖舌下给药20分钟后的血糖浓度高于口服方式(MD=17 mg/dL, 95% CI [4.4, 29.6]; P=0.008;1项研究;4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80分钟时低血糖的消退可能有利于舌下给药(RR=2.10, 95% CI [1.24, 3.54]; P=0.006;1项研究;4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但其在20分钟时没有显著差异(RR=1.26, 95% CI [0.91, 1.74]; P=0.16;1项研究;4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低血糖消退时间减少显示有利于舌下给药(MD=-51.5 min, 95% CI [-58, -45]; P<0.001;1项研究;4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各组都均未报告任何不良事件。没有关于症状消退、症状消退时间和治疗延迟的数据。

在一项研究中,与口服给药相比,葡萄糖口腔给药在20分钟后有较低的血浆葡萄糖浓度(MD=-14.4 mg/dL, 95% CI [-17.5, -11.4],受试者内相关系数为0.9;P<0.001;1项试验;16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在另一项研究中,更少的受试者在20分钟时血糖升高而倾向于口服葡萄糖(RR=0.07, 95% CI [0.00, 0.98]; P=0.05;1项研究;7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没有关于症状消退和消退时间、低血糖消退和消退时间、不良事件和治疗延迟的数据。

葡萄糖口服联合口腔给药(以葡萄糖凝胶的形式)MD为-15.3 mg/dL,95% CI为[-33.6, 3];P=0.09;1项研究;极低质量证据。葡萄糖给药2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两种途径均未发现对症状消退的改善作用(RR=0.36, 95% CI [0.12, 1.14]; P=0.08;1项研究)。没有获取到有关症状消退时间、低血糖消退及其时间、不良事件以及治疗延迟的数据。

作者结论

当为低血糖患者提供急救时,与口腔葡萄糖给药相比,口服葡萄糖在20分钟后有更高的血糖浓度。与口服葡萄糖片剂或溶液相比,给予葡萄糖凝胶(定义为口服和口腔途径)时,无法证明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差异。在患有疟疾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特定儿童人群中,与口服给药相比,舌下给葡萄糖20分钟后血糖浓度更高。这些结果需要谨慎解释,因为受试者和研究的数量很少,而且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存在缺陷,因此证据体的可信度为极低。

翻译笔记

译者:孙雅佳(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审校:刘云兰(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2022年10月2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De Buck E, Borra V, Carlson JN, Zideman DA, Singletary EM, Djärv T. First aid glucose administration routes for symptomatic hypoglycaemi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9, Issue 4. Art. No.: CD013283. DOI: 10.1002/14651858.CD013283.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