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手术干预的比较研究

本综述的目的是什么?
本Cochrane系统综述的目的是对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与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进行比较研究。系统综述的作者检索并分析了所有相关的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最终纳入10项相关研究。

关键信息
在手术的成功率和视力恢复方面,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之间可能存在很小的差异或没有差异。玻璃体切除术切除部位复发率很低。一些不良事件,如白内障病情发展和新的医原性断裂,在玻璃体切除术组可能更常见,而脉络膜脱离在巩膜扣带术组中更常见。

本综述研究了什么?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脱离类型。它是指视网膜(眼睛后部的光敏组织)与眼睛下层分离。这是因为视网膜破裂或撕裂导致玻璃体凝胶(填充眼睛中心的透明物质)在视网膜下泄漏。

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是从眼睛中通过睫状环(眼睛中间层的一部分)将玻璃体移除。

巩膜扣带手术需要通过将材料(硅胶)缝合(拼接)到眼睛的外侧(巩膜)上而将局部压力施加到视网膜上,以将其向内推。玻璃体切除术涉及移除玻璃体,使用激光光凝治疗,并将硅油注入玻璃体腔以对视网膜施加压力。如果需要,玻璃体切除术可以与巩膜扣带手术联合治疗。

本系统综述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该Cochrane系统综述的作者纳入了10项研究,其中包括来自欧洲、印度、伊朗、日本和墨西哥的1307名受试者。纳入的研究比较了巩膜扣带术与单独玻璃体切除术或两者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所有研究至少进行了三个月的随访。五项研究由非商业来源资助,而其他五项研究未报告资金来源。

综述结果显示,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与巩膜扣带术在一次成功率、视力恢复和最终的手术成功率方面差异不大(低质量证据);与巩膜扣带术相比,玻璃体切除术的视网膜复位率较低(低质量证据);关于所需手术次数和生活质量,只有极低质量的证据。

所有研究都报告了不良反应(副作用)。一些不良事件,如白内障病情发展和新的医源性断裂,似乎在玻璃体切除术组更常见,而脉络膜脱离在巩膜扣带组中更常见。

这篇综述的时效性如何?
Cochrane综述作者更新检索至2018年12月5日发表的研究。

作者结论: 

低或极低质量证据表明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屈曲之间在一次成功率,视敏度增加和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最终手术成功率方面可能存在很小或没有差异。低质量证据表明玻璃体切除术组可能有较少的视网膜复位。一些不良事件,如白内障病情进展和新的医原性断裂,似乎在玻璃体切除术组更常见,而脉络膜脱离在巩膜扣带组中更常见。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神经感觉视网膜与下面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离。它是由视网膜撕裂,使液体从玻璃体腔进入视网膜下腔引起的。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术和气动视网膜固定术是三种公认的干预策略,但其疗效存在争议。气动视网膜固定术单独进行Cochrane系统综述一篇。

研究目的: 

该系统综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玻璃体切除术与巩膜扣带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论位置前/后且脱离时间达到2小时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用于治疗眼睛中有或没有天然晶状体,或有人工晶状体(假晶状体)的受试者。次要目的是评估有关经济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所有数据。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 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ControlledTrials,CENTRAL),其中包含Cochrane眼睛与视力组专业试验注册库、MEDLINE、Embase、OpenGrey、ISRCTN记录、ClinicalTrials.gov和WHO ICTRP。最新检索的日期是2018年12月5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比较玻璃体切除术与巩膜扣带术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且进行了至少3个月的随访。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标准的Cochrane方法学。两位综述作者独立地从初步筛选后纳入合格的研究,并进行资料和研究特征分析。我们分析了以下结局:原发性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最终手术成功率、视网膜脱离复发率、实现最终解剖成功最终手术成功所需的干预次数、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我们使用GRADE方法评估了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 

该系统综述纳入了来自欧洲、印度、伊朗、日本和墨西哥的10项随机对照试验(1307双眼睛,1307名受试者),比较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修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这10项研究中有2项将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术与巩膜扣带术进行比较(54名受试者)。所有研究都至少在一个方面存在高或不明确的偏倚风险。五项研究由非商业来源资助,而其他五项研究未报告资金来源。

接受视网膜复位的患者在术后至少3个月时,玻璃体切除术组与巩膜扣带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 95%CI[0.98, 1.16]; 9项随机对照试验,1261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每100名接受巩膜扣带术治疗的患者中约有67人在3至12个月内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可能使每100名接受治疗的受试者中有4名以上视网膜复位患者(95%CI[2, 11])。

没有证据表明玻璃体切除术组受试者的术后视力与巩膜扣带术组相比有显着差异(MD=0.00 logMAR,95%CI[-0.09, 0.10], 6项随机对照试验,1138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玻璃体切除术组和巩膜扣带术组受试者的最终手术成功率几乎没有差异(RR=1.01, 95%CI[0.99, 1.04], 9项随机对照试验,1235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对照组(巩膜屈曲)治疗的100人中有94人获得最终手术的成功,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组100人中有96人获得最终手术的成功。

与巩膜扣带组相比,玻璃体切除术组报告的视网膜复位的患者较少(RR=0.75, 95%CI[0.59, 0.96], 9项随机对照试验,1320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每100名接受巩膜扣带术治疗的受试者中约有28人在3至36个月内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可能使每100位受试者中视网膜脱离的人数减少7人(95%CI[1, 11])。

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受试者平均需要较少的干预即可达到最终手术的成功,但差异很小且数据存在倾斜(MD=-0.20, 95%CI[-0.34, -0.06], 2项随机对照试验 ,68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关于生活质量的极低质量证据表明,与巩膜扣带术组相比,玻璃体切除术组中有更多人“对视力满意”(RR=6.22,95%CI[0.88, 44.09],1项随机对照组试验,32名受试者)。

所有纳入的研究都报告了不良反应,然而,并不是每一篇研究都报告受试者数量或不良反应数量。玻璃体切除术组白内障疾病发展或增加更为普遍(RR=1.71, 95%CI[1.45, 2.01],巩膜扣带术组脉络膜脱离更常见(RR=0.19, 95%CI[0.06, 0.65],新/医原性断裂仅在玻璃体切除术组中观察到(RR=8.21,95%CI[1.91, 35.21])。对其他不良反应相对频率的估计是不精确的,其中包括对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后眼压升高、黄斑囊样水肿、黄斑皱折和斜视。不良反应的证据是低质量证据。

翻译笔记: 

翻译:申晨,审校:张晓雯、鲁春丽,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0年3月18日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