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對接受疼痛性醫療處置之嬰兒施以針灸治療,其疼痛控制效果為何?

關鍵訊息

• 由於缺乏證據,對接受疼痛性醫處置的嬰兒施以針灸治療,利弊尚不明確。

• 需有妥善設計及詳盡報告之研究來說明針灸治療的利弊,並與藥物或不同的針灸使用方式進行比較。

嬰兒疼痛與針灸

在加護病房的新生兒會經歷許多侵入性及疼痛性的處置(例如驗血)。反覆承受未經治療或治療不足的疼痛,會導致新生兒健康不良。這對新生兒而言,特別令人擔憂,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成,對疼痛的不良作用特別敏感。要對新生兒進行疼痛評估需使用符合年齡的評估量表。早產兒疼痛評估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 Profile ; PIPP)是為了評估早產兒急性疼痛所設計的量表。新生兒疼痛量表 (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IPS) 屬於一種行為量表,可同時用於足月嬰兒與早產兒。新生兒疼痛、躁動與鎮靜量表 (Neonatal Pain,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 N-PASS) 是用來評估嬰兒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中持續疼痛與鎮靜的狀態。

針灸是一種治療方法,經由刺激稱為「經絡」的特定穴位來影響身體功能。針灸包含不同的類型,如電療、非電療的針炙,或雷射針灸及非穿刺式的徒手指壓。此外,針灸的時間和頻率可能有所不同。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本研究希望了解對於接受疼痛性醫療處置的嬰兒施以針灸治療所產生之利弊。我們觀察的關鍵結果為不同時間點的疼痛強度及不良反應。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將針灸與下列治療比較的研究:包括無治療、給予含糖溶液、藥物治療或其他類型針灸(如針刺法與雷射針灸相互比較)。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找到了11項研究,共納入了852名嬰兒。有五項研究將針灸與未進行任何處置或假性處置作比較;四項研究對針灸與使用含糖溶液進行比較;並無研究將針灸與藥物治療進行比較;有兩項研究則比較了指壓與足部按摩或反射療法,後者被視為對針灸穴位非侵入式的刺激。六項研究使用了早產兒疼痛評估量表(PIPP);四項研究使用了新生兒疼痛量表(NIPS);以及一項研究使用了新生兒疼痛、躁動與鎮靜量表 (N-PASS)。

與未治療或偽治療比較,針灸可在新生兒醫療過程中及其後短時間內,減輕操作性疼痛。然而,相較於含糖溶液之使用,針灸在醫療過程中對於緩解疼痛效果之實證非常不明確。指壓療法相較於足部按摩或反射治療,療效尚無定論。

主要结果

• 相較於未介入,根據各種疼痛量表評估,針灸治療可能在操作期間或其後短時間內減輕不同疼痛,且對任何不良反應可能無顯著影響。

• 現有實證極不明確,難以評估針灸在操作期間(根據PIPP或NIPS)及操作後10分鐘內(根據PIPP),相較於使用含糖溶液,緩解疼痛之效果如何。針灸可能對於任何不良反應無顯著影響。

• 現有實證非常不明確,無法評估指壓療法在操作期間或操作後10分鐘內,相較於足部按摩或反射療法,緩解疼痛之效果如何。

我們鑑別出有四項研究仍屬於進行階段。

此證據的限制是什麼?

我們對於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極低。所有研究在執行上均存在一定侷限,例如嬰兒組別分配方法及資料報告方式等問題。此外,研究人員未盲於嬰兒受試者之治療情形,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此文獻最後更新日期為何?

硏究證據更新至 2023 年 8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吳佩琪(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Cabano R, Al-Abdallat H, Hamamreh R, Soll G, Oei JL, Schmölzer GM, Bruschettini M. Acupuncture for procedural pain in newborn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5, Issue 4. Art. No.: CD015894. DOI: 10.1002/14651858.CD015894.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