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預防巴金森氏症患者跌倒的介入

文獻回顧問題

在本文獻回顧中,我們評估旨在減少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跌倒介入效果的證據。介入包含運動、藥物、防跌衛教以及同時進行防跌衛教與運動的組合。我們排除了旨在減少因暈炫(如頭暈和昏厥)所致而跌倒的介入。本次文獻回顧至 2020 年 7 月 16 日。

背景

巴金森氏症患者中,頻繁跌倒是最嚴重的病況發展之一。有效防跌倒策略的資訊將有助於防跌介入的執行。

研究特徵

我們收入了 32 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共有 3,370 名受試者。其中,25 篇共 2,700 名受試者的研究為運動試驗。3 篇共 242 名受試者的研究為藥物試驗。1 篇共 53 名受試者的研究為衛教試驗。3 篇有 375 名受試者的研究為運動加教育試驗。總體而言,運動和運動加衛教的研究纳入了輕中度的巴金森氏症患者。

主要结果

12 篇研究比較運動與認為不會減少跌倒的對照介入。運動可能使跌倒次數減少約 26%。運動可能使經歷 1 次或多次跌倒的人數略微减少約 10%。 運動可能使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即刻有略微改善。然而,我們無法確定,運動是否會减少跌倒相關骨折的人數,它是否對發生不良事件的人數有影響,或者它是否為有成本效益的跌倒預防介入。

3 篇研究比較了膽鹼酶抑制劑,即卡巴拉汀(rivastigmine)或多奈呱齊(donepezil),與安慰劑藥物(一種非活性治療),發現此藥可使跌倒率降低約 50%。然而,並不確定此藥物對經歷 1 次或多次跌倒的人數及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效果。膽鹼酶抑制劑藥物可能使發生非跌倒相關不良事件的人數增加约 60%。未見關於跌倒預防藥物成本效益的資訊。

1 項研究比較單獨衛教與對照組,還有 3 項研究比較運動配合衛教及對照组。運動與衛教可能對經歷 1 次或多次跌倒的人數幾乎沒有影響。然而,我們並不確定這些介入對其他跌倒和非跌倒结果的影響。

證據品質

所有研究至少在 1 個方面有高或不明確的偏差風險。這就會影響研究如何實施以及结果如何評估。

對於運動介入,跌倒率和經歷 1 次或多次跌倒的人數之證據品質為中等。對於所有其他結果,證據品質為低或極低。

對於藥物、教育和運動配合衛教的介入,所有結果的證據品質均為低至極低。

翻譯紀錄

翻譯者:吳佳恩【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Allen NE, Canning CG, Almeida LRS, Bloem BR, Keus SHJ, Löfgren N, Nieuwboer A, Verheyden GSAF, Yamato TP, Sherrington C.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falls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2, Issue 6. Art. No.: CD011574. DOI: 10.1002/14651858.CD011574.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