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陽光用於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預防與治療

文獻回顧問題

陽光用於治療與預防新生兒黃疸(皮膚發黃,又稱高膽紅素血症)的安全性及效果如何?

研究背景

新生兒黃疸通常使用光療燈進行照光治療,這些燈會發出一種藍綠色的光,改變膽紅素的性質(嬰兒血液中天生就存在的黃色物質),使其更容易排出體外。

陽光也會發出具有相似波長的光。然而,陽光中另含有害的紫外線及紅外線,這些輻射可能會導致曬傷及皮膚癌。此外,讓嬰兒暴露在陽光下因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他們過熱或過冷。

在中、低收入國家(LMIC),需要照光治療的嬰兒並非總是能獲得治療。再者,這些國家的嬰兒產生嚴重黃疸的風險可能更高。嚴重黃疸發生時,血液中的膽紅素達到臨界值,會穿過血腦屏障,對大腦造成損害。造成中、低收入國家的嬰兒面臨嚴重黃疸高風險的原因諸多,其中包括孕婦難以獲得孕期照護、導致黃疸的血液疾病數量更高、以及感染或生產創傷的風險更高。

考量到陽光隨手可得,迫切需要確定陽光用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嬰兒黃疸治療上是否安全、有效。

研究特徵

此篇文獻回顧總共納入含 1,103 名嬰兒的 3 項臨床試驗,分別來自 2 個不同國家。試驗納入的嬰兒在預產期當天或接近預產期(妊娠滿 35 週或以上)出生且未滿兩週。一項研究評估健康嬰兒;另外兩項則評估患有黃疸的嬰兒。一項研究內的嬰兒接受陽光療法或未接受任何治療,以評估陽光用在預防或減輕黃疸方面的效果;而另外兩項研究內患有黃疸的嬰兒經隨機分配接受儀器照光治療,或在能阻擋紫外線及紅外線的遮光帳篷內接受陽光照射治療,再比較各組嬰兒的黃疸改善情形。一項研究沒有報告資金來源;另外兩項則由 Thrasher 研究基金會資助。研究更新至 2020 年 6 月。

重要結果

陽光照射治療 vs.不治療: 相較於沒有接受黃疸預防治療的嬰兒,接受陽光照射治療的嬰兒可能黃疸發生率較低、持續天數較短。與未接受治療的嬰兒相比,接受陽光照射治療的嬰兒因黃疸再次入院率並沒有降低。

陽光照射治療 vs. 儀器照光治療: 與接受儀器照光治療的嬰兒相比,接受陽光照射治療的嬰兒膽紅素濃度下降的速度相近。使用濾光膜後,接受陽光照射治療的嬰兒不會增加曬傷、脫水或體溫過低的風險。然而,接受陽光照射治療的嬰兒體溫過高的風險仍較高。如果每天能提供至少 4 小時的陽光照射治療,並在夜間必要時使用儀器照光治療,陽光照射治療的效果可能不會比儀器照光療法遜色。

 

證據品質

3 項研究中所有結果的證據品質介於極低與中等之間。每項研究的主要結果,證據品質都極低。因此,陽光用於預防與治療足月新生兒及晚期早產兒高膽紅素血症的效果尚無定論。

翻譯紀錄

翻譯者:李慧婷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Horn D, Ehret D, Gautham KS, Soll R. Sunligh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erm and late preterm neonat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7. Art. No.: CD013277. DOI: 10.1002/14651858.CD013277.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