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對於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而言,使用科技進行肺部復健 (PR) 與中心 PR 或無 PR 相比如何?

背景

對於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而言,肺部復健已被證明可以改善身體功能和整體健康,並減輕症狀,特別是呼吸困難。肺部復健是一項運動訓練和教育計劃,以往是在醫院等醫療機構親自執行計劃,人們可以預約參加計劃,但不會住院過夜。為了讓更多的人更容易獲得肺部復健服務,人們正在研究利用科技提供該技術的新方法。使用科技進行的肺部復健被稱為遠距復健。遠距復健模型可以包括(但不限於)透過電話、使用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或透過視訊會議與健康專業人員和/或其他患者交談。在某些情況下,進行遠距復健可能需要患者使用自己的裝置(例如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才能參與。

研究特色

這篇文獻回顧納入了 15 項研究,涉及 1,904 名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其中大多數 (99%)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這些研究描述了使用科技進行肺部復健的各種不同方式,包括透過電話、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虛擬小組中的視訊會議以及透過使用網站。該研究將遠距復健與傳統的實體肺部復健或不復健進行了總體比較。所使用的技術多樣化,以及不同研究中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的支持程度不同,使得很難確定是否存在一種最佳的技術類型、輔助程度或提供遠距復健計劃的地點。

主要结果

在使用不同類型技術進行肺部復健的多項研究中,遠距復健可能會產生與傳統實體門診進行的肺部復健計劃擁有相似的結果。與不進行復健相比,遠距復健可以幫助人們走得更遠,但我們對這些結果的確定性較低。與傳統的肺部復健相比,人們更有可能完成完整的遠距復健計畫(完成率分別為 70% 和 93%)。很少有研究在干預結束後對人們進行追蹤,因此很難說遠距復健的長期影響是什麼。

證據的可信度

證據的品質(我們對統計效果估計正確的信心)普遍較低,因為研究遠距復健的研究、患者和肺部狀況的數量很少。這意味著這些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所有患有慢性肺病的人或並非所有類型的技術都適用於肺部復健。

翻譯紀錄

翻譯者:文藻外語大學【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ebm@tmu.edu.tw】

引用文獻
Cox NS, Dal Corso S, Hansen H, McDonald CF, Hill CJ, Zanaboni P, Alison JA, O'Halloran P, Macdonald H, Holland AE. Telerehabilitation for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1. Art. No.: CD013040. DOI: 10.1002/14651858.CD01304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