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哪個藥物是治療產後大出血最好的選擇?

這個主題探討什麼?
生產過程最容易導致產婦死亡的原因是過度失血,又稱產後大出血(生產後失血超過500毫升)。這種危急的狀況常肇因於子宮收縮乏力,胎盤與子宮沒有完全剝離,導致相連的血管被撕裂造成持續出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產後給予子宮收縮劑幫助子宮更有效的收縮以降低過度失血的風險。即使給予子宮收縮劑,仍有部分產婦會因嚴重失血而需要接受相關治療。

本研究的重要性
子宮收縮劑是目前預防及處理產後大出血的主要治療。這些子宮收縮藥物包括oxytocin、carbetocin、ergometrine、misoprostol、注射給藥的prostaglandins以及上述成分的複方製劑,這些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都略有差異。本次考科藍文獻回顧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找出治療產後大出血效果最好且副作用最小的藥品。

我們發現了哪些證據?
我們在2020年五月進行文獻搜尋,發現有7篇研究(共計收錄3738名產婦)探討此議題。這些納入研究的婦女多數是陰道自然分娩,他們在醫院生產且使用子宮收縮劑預防產後大出血。被納入這些研究的藥物包含misoprostol (舌下錠、錠劑或直腸栓劑), oxytocin (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併用 misoprostol 和oxytocin 以及併用 Syntometrine® (ergometrine和oxytocin 的複方藥品,肌肉注射給藥) 和 oxytocin。

有兩個研究共計1787人,針對misoprostol和oxytocin治療產後大量出血的效果進行比較。我們發現使用misoprostol的產婦在需要輸血及有效止血前,額外失血>1000毫升的機會較oxytocin高。但現有的資料我們無法得知兩種藥物在下列幾個指標的表現,如額外失血超過500毫升、因失血導致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以及是否須加上第二種子宮收縮劑來幫助止血。副作用的部分,misoprostol相較於oxytocin較易增加嘔吐和發燒的風險。

有四個研究(共計1881名產婦)針對單獨使用oxytocin與同時併用oxytocin和misoprostol的效果進行比較。併用組需額外加上另一種子宮收縮劑以及需輸血治療的機率和單獨使用oxytocin相比,差異極小甚至不存在差異。但目前我們並不清楚上述哪一種用藥方式在額外失血量超過500毫升、額外失血量超過1000毫升、及因失血過多導致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等指標的表現較好。副作用的部分,併用組較易增加嘔吐和發燒的風險。

有一個僅收錄64位婦女的研究針對單獨使用misoprostol的婦女以及併用Syntometrine與oxytocin的婦女進行比較。但由於現有文獻的證據強度較低,我們無法從中得知哪種用藥的效果較好。

我們也比較了併用misoprostol 與oxytocin和單獨使用misoprostol的差異。目前並無研究直接比較上述兩種用法,但由於它們都曾與單獨使用oxytocin相比,故可藉由間接比較了解上述用藥的差異。併用misoprostol 與oxytocin與單獨使用misoprostol相比可能會降低輸血的風險或額外失血>1000毫升的機率,但兩組出現嘔吐副作用的機率並無差異。然而目前我們尚不清楚上述兩種用法在額外輸血超過500毫升、因失血導致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需另外加上其他子宮收縮劑、以及發燒等指標的優劣。

這些資訊代表什麼?
我們發現oxytocin相較於misoprostol可能有較好的效果及較低的副作用。併用misoprostol與oxytocin相比,在療效的表現沒有差異,卻可能帶來較多的副作用。這個研究雖然涵蓋了許多子宮收縮劑,但仍有許多目前常用的品項未被納入分析。

翻譯紀錄

翻譯者:Hsiao Ling Chen
職稱: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藥師
本翻譯計畫由衛生福利部補助經費,臺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Parry Smith WR, Papadopoulou A, Thomas E, Tobias A, Price MJ, Meher S, Alfirevic Z, Weeks AD, Hofmeyr GJ, Gülmezoglu AM, Widmer M, Oladapo OT, Vogel JP, Althabe F, Coomarasamy A, Gallos ID. Uterotonic agents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 a network meta-analysi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11. Art. No.: CD012754. DOI: 10.1002/14651858.CD012754.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