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虛擬實境技術作為帕金森氏症復健的有用工具

文獻回顧問題

本篇文獻的研究目的是確定虛擬實境 (VR) 運動介入對帕金森氏症 (PD) 復健的效果。我們的目的是調查並比較在 1) 主動控制介入,和 2) 被動控制介入之下,VR 運動是否能在步態、平衡、整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認知、運動遵從和運動依從性方面帶來更大的改善。

研究背景

PD 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會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獨立性帶來沉重負擔。作為多學科治療方法的一部分,定期的運動已被證明並被認為可以緩解運動和非運動症狀。

VR 技術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復健工具,透過在 VR 環境中的電腦遊戲來刺激運動。 商業 VR 系統(例如 Nintendo Wii 或 Xbox Kinect)以及專為解決 PD 症狀而設計的客製化 VR 工具都經常被使用。VR 運動比常規運動具有潛在優勢,可在具激勵性和吸引力的互動環境中進行個人化技能練習。

研究特徵

我們進行了截至 2016 年 11 月 26 日的文獻檢索。我們納入了 8 項研究,共涉及 263 名帕金森氏症的受試者。所有試驗的目的皆為改善步態或平衡功能。大多數研究會將虛擬實境與物理治療進行比較。

主要研究成果

與物理治療介入相比,虛擬實境介入可能會使步長和步幅獲得更大的改善。我們發現有限的證據顯示,步態、平衡和生活品質的改善與主動控制組的介入相似。並無不良反應的報告。將虛擬實境與被動控制介入進行比較的研究較少,而且證據不足以確定虛擬實境與無主動介入的比較。目前,僅有進行過少數研究,這使研究結果的推廣變得困難。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和擴大 VR 在 PD 中的證據基礎。

證據可信度

現階段文獻的證據等級皆為低或極低。這是由於樣本量較小以及試驗之間在研究設計和所使用的結果測量方面存在大量異質性的結果。

翻譯紀錄

翻譯者:周芷瑩 (文藻外語大學)【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ebm@tmu.edu.tw】

引用文獻
Dockx K, Bekkers EMJ, Van den Bergh V, Ginis P, Rochester L, Hausdorff JM, Mirelman A, Nieuwboer A. Virtual reality for rehabilit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 Issue 12. Art. No.: CD010760. DOI: 10.1002/14651858.CD01076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