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獻回顧目的為何?
本次考科藍文獻回顧的目的為評估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兒童疾病綜合管理(IMCI)策略的計劃效果。考科藍研究人員搜尋了所有潛在相關的研究,並找到了四項符合文獻回顧標準的研究。
關鍵訊息
本篇回顧表明,使用世界衛生組織 IMCI 策略可能會減少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人數。IMCI 對其他問題(如疾病或護理品質)的影響結果不一,而且其中一些證據的確定性非常低。未來,研究人員應探索如何最有效地實施 IMCI 策略。
這篇文獻回顧的研究焦點是什麼?
全球每年有超過 750 萬名兒童在五歲前死亡。大多數人來自貧困社區,生活在最貧窮的國家。這些兒童比其他兒童更有可能營養不良和新生兒敗血症、麻疹、腹瀉、瘧疾和肺炎等感染。
預防和治療患病兒童的有效策略是存在的,但尚未普及到這些兒童。原因之一是醫療保健服務往往距離太遠或太昂貴。這些地區的衛生機構往往缺乏物資和訓練有素的衛生保健人員。此外,患病兒童可能同時出現多種健康問題,這會對醫護人員的診斷和治療造成困難。
20 世紀 90 年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了一項名為「兒童疾病綜合管理」(IMCI)的策略,以解決這些問題。此策略旨在預防死亡和疾病,同時提高五歲以下患病兒童的照護品質。它由三部分組成。
• 透過提供訓練和指引來提升衛生保健工作者的技能。
• 改善醫療保健系統的組織與管理方式,包括對物資的獲取。
• 拜訪家庭和社區,宣傳良好的兒童教養方式和良好的營養,同時鼓勵父母在孩子生病時帶孩子去診所。
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各國根據本國情況調整並採用 IMCI 策略。不同國家優先考慮的兒童疾病類型和提供服務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這篇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為何?
這項考科藍文獻回顧納入四項評估 IMCI 策略效果的研究。這些研究是在坦尚尼亞、孟加拉和印度進行的。IMCI 策略在各個研究中的使用方式非常不同。例如,坦尚尼亞的研究實施了醫護人員培訓並改善了藥品供應,但不包括家訪或社區活動;來自孟加拉的研究在培訓現有醫護人員的同時增加了新的醫護人員;兩項印度研究專門針對新生兒和年齡較大的兒童。
此文獻回顧表明 IMCI 的使用:
• 可能減少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人數(低確定性證據);
• 可能對發育遲緩兒童的數量影響甚微或無顯著影響(低確定性證據);
• 可能對消瘦兒童的數量影響甚微或無顯著影響(中等確定性證據);
• 可能對接受麻疹疫苗的兒童數量影響甚微或無顯著影響;
• 可能導致父母在孩子生病時尋求照護的情況出現混合結果。
我們不知道 IMCI 是否對醫護人員治療常見疾病的方式有任何影響,因為證據的品質被評估為非常低。
我們不知道 IMCI 是否對純母乳哺育孩子的母親數量有任何影響,因為證據的品質被評估為非常低。
納入的研究均未使用 IMCI 策略評估母親和服務使用者的滿意度。
文獻回顧的資料更新日期?
研究者檢索了截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已發表的研究。
翻譯者: 李映澄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