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預防壓迫性潰瘍之敷料與局部塗抹藥劑

壓迫性潰瘍,有時稱為褥瘡或壓瘡,通常發生在無法自行活動或有自行活動困難的人們身上。壓迫性潰瘍難痊癒,因此在第一時間預防它發生是非常重要的;各式的藥膏與乳液(局部塗抹藥劑)已經被用在這個目的上,概念是當皮膚健康且受到滋養時,壓迫性潰瘍比較不會發生。不同的敷料也被用於保護皮膚免於受到傷害。我們回顧了比較局部塗抹藥劑或敷料與其他預防壓迫性潰瘍的方法之研究。我們發現了9個包含1,501個人、研究這些方法的試驗;這些試驗顯示,關於使用局部塗抹藥劑或敷料來預防壓迫性潰瘍的證據不明。證據不明的原因是,這些試驗的品質低且多數有製造商的贊助,可能導致潛在的偏誤,例如對產品的效益有過高的評價。因此,需要更進一步的試驗來確認本文獻的結果。

背景

壓迫性潰瘍是出現在皮膚、皮下組織或兩者皆有的局部損傷,當人們無法自行變換姿勢以釋放在骨頭突出部位的壓力時發生。壓迫性潰瘍通常難痊癒、疼痛且對個人的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壓迫性潰瘍治療蘊含的醫療成本很可觀,增加提供符合成本效益且有效的健康服務之挑戰。預防產生壓迫性潰瘍的措施著重於營養補給、能將壓力重新分配的設備、適時翻身與使用各種為了保持健康的皮膚、釋放壓力及預防剪切力而設計的局部塗抹藥劑及敷料。雖然用來預防壓迫性潰瘍的產品被大量地使用,但對於這些方式裡的哪一種(如果真的有的話)能有效預防壓迫性潰瘍的產生還是不明確。

目的

評估敷料與局部塗抹藥劑對於在任何一個健康照護場所中,不分年齡、現無壓迫性潰瘍但被視為有罹患壓迫性潰瘍風險的人,在預防壓迫性潰瘍上的效應。

搜尋策略

為了找出相關的隨機分派臨床試驗(RCTs),我們在2013年2月搜尋了下列的電子資料庫:Cochrane Wounds Group Specialised Register;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The Cochrane Library);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s (The Cochrane Library);Ovid MEDLINE;Ovid MEDLINE (In-Process & Other Non-Indexed Citations);Ovid EMBASE以及EBSCO CINAHL等資料庫。

選擇標準

我們收錄了評估以預防壓迫性潰瘍為目標,使用敷料、局部塗抹藥劑或局部塗抹藥劑搭配敷料,相較於使用不同的敷料、局部塗抹藥劑、局部塗抹藥劑搭配敷料、沒有干預或常規照護的RCTs。

資料收集與分析

我們評估試驗納入的合適性與其偏誤風險。兩位作者採用預定的納入及品質條件,獨立地完成作業。

主要結果

5個比較局部塗抹藥劑與安慰劑的試驗(940位受試者),偏誤風險為高或不明確;其中4個試驗以個人為單位隨機分派,1個以群體為單位隨機分派。當5個試驗結果結合在一起時,風險比(RR)為0.78(95% CI 0.47至1.31; P值為 0.35),顯示局部塗抹藥劑整體來說並無有益的效應。當以群體為單位隨機分派的試驗由分析中被捨去時,局部塗抹藥劑的使用降低36%罹患壓迫性潰瘍的機率;RR 0.64 (95% CI 0.49至0.83; P值為0.0008)。

4個偏誤風險全部為高或不明的試驗顯示(561位受試者),在骨頭突起處使用敷料降低了罹患壓迫性潰瘍的機率;RR 0.21 (95% CI 0.09至0.51; P值為0.0006)。

作者結論

RCTs中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或駁斥在骨頭突起處使用局部塗抹藥劑來預防壓迫性潰瘍。雖然使用敷料來保護皮膚時,罹患壓迫性潰瘍的機率降低,但此結果卻因納入的試驗品質低而受影響。這些試驗含大量偏誤風險與臨床異質性(群體與干預的變化),因此結果應被解釋為無效。根據與壓迫性潰瘍管控相關的問題及高醫療成本,在未來有更多設計良好、針對重要臨床生活品質與符合經濟效益成果的試驗是合理的。

翻譯紀錄

翻譯者: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Patton D, Moore ZEH, Boland F, Chaboyer WP, Latimer SL, Walker RM, Avsar P. Dressings and topical agents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12. Art. No.: CD009362. DOI: 10.1002/14651858.CD009362.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