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彈性工作條件及其對雇員之健康與福祉的影響

彈性工作的安排(例如彈性上班制與遠距工作)在工業化國家已日益普遍,但此種彈性措施對雇員健康與福祉有何影響,則所知有限。本文獻回顧旨在檢視對勞動者有利的彈性工作安排以及由雇主所支配者(例如,固定任期契約或強制加班),對雇員健康與福祉的影響。

總共搜尋到10項有對照組之前後對照研究,這些研究分別評估6種不同的彈性工作安排對雇員健康與福祉的影響:自我排班(n = 4)、彈性上班制(n = 1)、加班(n = 1)、漸進式退休(n = 2)、非自願的非全職工作(n = 1)與固定任期契約(n = 1)。

研究發現,輪班自我調度措施與由雇員控制的半退休/提早退休,皆可改善雇員的健康(包括收縮壓與心跳速率、疲倦度、心理健康、睡眠持續時間、睡眠品質與警醒度、以及自我評比的健康狀態)與/或福祉(同事的社會支持與社群感),而且未發現任何有害健康的影響。

加班、彈性上班制與固定任期契約制的研究發現,這些措施對身體、生理或整體健康或所檢視的任何福祉評估指標,皆無顯著的影響。不過,重要的是,該項針對加班所進行的研究,並未提供加班的工作量或持續時間的詳細資訊,因此很難針對加班對雇員之健康與福祉有何影響,作出任何結論。

整體而言,這些發現似乎顯示,可讓勞動者有較多選擇或控制權的工作模式彈性,可能對健康與福祉具有正面的影響。不過,由於本文獻回顧所納入的研究數目少,且具有一些方法學上的瑕疵,因此對於本結論的解讀宜謹慎。因此,我們需要設計良好的研究,以進一步闡明彈性工作與雇員之健康及福祉之間的關聯性。

背景

彈性的工作條件在已開發國家日益受到歡迎,但其對雇員的健康與福祉有何影響則大多未知。

目的

評估彈性工作措施對雇員及其家屬之身體、心理以及整體健康與福祉的影響(益處與害處)。

搜尋策略

我們總共(2009年7月)針對12個資料庫進行搜尋,包括:Cochrane Public Health Group Specialised Register、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PsycINFO、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ASSIA、IBSS、Sociological Abstracts與ABI/Inform。我們也搜尋各種相關的網站,並對許多重要期刊進行人工搜尋,搜尋各篇文章中的參考文獻,並與研究作者及重要專家聯繫。

選擇標準

檢視有關彈性工作措施對於雇員的健康與福祉之影響的隨機分組對照試驗(RCT)、斷續時間系列(interrupted time series)與有對照之前後比較研究(controlled before and after studies, CBA)。我們排除對評估指標進行的評估時間短於6個月的研究,並從有使用確效之工具評量身體、心理與整體健康/不健康相關評估指標的研究萃取結果。若有次要評估指標(包括未生病、健康服務資源的使用、行為改變、意外、工作與生活之平衡、生活品質、以及子女、家人與同事的健康與福祉)與至少一項主要評估指標同時被報告,則我們也會萃取其結果。

資料收集與分析

兩名經驗豐富的回顧文獻作者,負責資料的萃取與資料品質的評估。因為各研究之間存在相當大的異質性,因此我們採取敘事性的綜合作法。

主要結果

總共有10項研究符合納入條件。其中6項前後對照研究(CBA)為與時間彈性有關之措施的研究:自行安排輪班時間(n = 4)、彈性上班制(n = 1)與加班時間(n = 1)。其餘4項前後對照研究則分別評估一種契約式的彈性做法:半退休/漸進式退休(n = 2)、非自願的非全職工作(n = 1)與固定任期契約(fixed-term contract)(n = 1)。所搜尋到的這些研究都有許多方法學上的瑕疵(limitation),包括追蹤期短、有選擇偏差的風險、以及仰賴多屬自行報告的評估指標資料。

有4項員工可自行安排輪班時間的CBA研究以及1項漸進式/部分退休的CBA研究皆指出,主要評估指標(包括收縮壓與心跳速率、疲倦度、心理健康、睡眠持續時間、睡眠品質與警醒度、以及自我評比的健康狀態)或次要健康評估指標(同事的社會支持與社群感[sense of community])皆出現具統計顯著性的改善,且無有害健康之影響的報告。研究顯示,彈性上班制對自行報告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評估指標無顯著的影響。同樣地,在針對有加班者與無加班者進行比較時,追蹤期間有加班者出現有害健康之影響的機率並未顯著較高。契約彈性制對自行報告之健康的影響不是不確定,就是負面的(漸進式退休/半退休除外,此措施若是雇員擁有控制權,則可改善健康評估指標)。並無研究依據社會經濟狀態區分結果,但有一項研究則確有依據性別比較研究的發現,但未發現性別對自我報告之健康評估指標的影響有所差異。

作者結論

本文獻回顧的發現或可顯示,能夠增加勞動者之控制與選擇空間(例如,自我排班或漸進式退休/半退休)的彈性工作措施,可能對健康評估指標具有正面的影響。相反地,以工作機構的利益為出發點或由其所支配的措施(例如固定任期契約與非自願的非全職雇用),對健康的影響則不確定或為負面的。由於這些證據並不完全,且具有方法學上的瑕疵(limitation),因此這些發現的解讀應謹慎。此外,我們亟需設計良好的介入性研究,以釐清彈性工作條件對健康、福祉與健康不平等性(health inequalities)的影響。

翻譯紀錄

Translated by: East Asian Cochrane Alliance

Translation supported by: 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

引用文獻
Joyce K, Pabayo R, Critchley JA, Bambra C. Flexibl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employee health and wellbeing.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11. Art. No.: CD008009. DOI: 10.1002/14651858.CD008009.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