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疾患的心理治療

邊緣型人格疾患患者往往很難控制其情緒與衝動,也很難維繫人際關係。他們可能感到空虛、情緒上出現快速起伏,也可能出現自傷行為。無法自處的問題,以及對他人看法的迅速轉變,是患者所遭遇難題的一部分。這些都會讓患者難以投入他們的療程。而能夠投入者,也很難持續參與治療,而會在完成之前便先行退出。近幾年來已經發展出某些類型的心理治療(「談話療法」),以協助患者面對此一疾患。關於這些療法的效果,本篇回顧針對學界目前所知部分加以歸納。本文為2006年曾發表於考科藍系統性回顧資料庫上的一篇回顧之更新版。

我們找到了28項研究(共1804位邊緣型人格患者)。這些研究檢視了各種不同的心理療法。其中部分被稱為「完整性」療法,因為療程中至少有部分時間是由個案與專業人士進行一對一談話;其他療法被稱為「非完整」,因為完全沒有此等一對一的過程。

數項研究曾針對某一種稱為「辯證行為療法」的特定治療進行探討。針對這項療法,存在充足的研究可供我們進行結果的統整作業並導出結論。其結果顯示:辯證行為療法對於邊緣型人格疾患患者具有助益;其效果包含不適當之發怒行為的減少、自傷行為的減少,以及整體功能運作的改善。

整體而論,針對所有其他接受評估的心理治療介入措施,我們都因為研究太少而無法對其價值做出確切的結論。不過,接受調查的每一項療法(無論是「完整」或「非完整」)還是都有單一研究為其顯示出正面的研究結果。未來仍須進行更多的相關研究。

作者結論: 

在BPD核心疾病群及相關之一般精神疾病群方面,無論是完整心理治療或非完整心理治療介入措施,都有跡象顯示效益的存在。最多的研究在探討DBT,其次為MBT、TFP、SFT及STEPPS。然而,這些療法皆無非常健全的證據基礎,同時個別研究的品質也有一些疑慮。整體而言,這些發現支持心理治療在BPD患者的治療上佔有相當的地位,但也清楚指出未來仍須重複進行這些研究。

閱讀完整摘要
背景: 

針對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患者,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一般被視為第一線療法。近年來已經發展出數項疾患專屬介入措施。本文為2006年曾發表於考科藍系統性回顧資料庫(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上的一篇回顧之更新版。

目的: 

評估各種心理介入措施,對邊緣型人格疾患所帶來的效果。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了下列資料庫:CENTRAL 2010(3)、MEDLINE(1950年至2010年10月)、EMBASE(1980年至2010年第39週)、ASSIA(1987年至2010年11月)、BIOSIS(1985年至2010年10月)、CINAHL(1982年至2010年10月)、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2011年1月31日)、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Reference Service Abstracts(2010年10月15日)、PsycINFO(1872年至2010年10月第1週)、Science Citation Index(1970年至2010年10月10日)、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1970年至2010年10月10日)、Sociological Abstracts(1963年至2010年10月)、ZETOC(2010年10月15日),以及meta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2010年10月15日)。此外,我們還在2011年1月搜尋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並於2011年8月搜尋ICTRP。

選擇標準: 

我們納入了:對BPD患者抽樣、比較「一種特定心理治療介入措施」與「一種無任何特定作用機制的對照介入措施,或一種比較性特定心理治療介入措施」的隨機研究。預後指標包括:整體BPD嚴重度、BPD症狀(DSM-IV標準)、與BPD相關但並非BPD專屬之精神疾病群、耗損(attrition)以及不良效應。

資料收集與分析: 

2位回顧作者獨立地篩選研究、評估研究中的偏差(bias)風險,並萃取資料。

主要結果: 

本回顧納入了28項研究(共1804位BPD患者)。介入措施的療程中若有相當一部分為個別化心理治療(individual psychotherapy),即歸類為完整心理治療(comprehensive psychotherapy);反之則為非完整(non-comprehensive)心理治療。

在完整心理治療中,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ur therapy;DBT)、於部分住院情況下(MBT-PH)和門診情況下(MBT-out)進行的心智化基礎療法(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MBT)、移情焦點療法(transference-focused therapy;TFP)、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動力解構心理療法(dynamic deconstructive psychotherapy;DDP)、人際取向心理療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以及BPD專屬人際療法(IPT-BPD),都是在有對照組的環境下接受測試。完整心理治療的直接比較包括:DBT與個案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CCT)的比較;架構中心療法(schema-focused therapy;SFT)與TFP的比較;SFT與SFT+提供治療師的緊急聯絡電話(SFT+TA)的比較;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CT)與CCT的比較;以及CT與IPT的比較。

非完整心理治療介入措施包括:僅包含團體技巧訓練的DBT(DBT-ST)、情緒調控團體療法(emotion regulation group therapy;EGR)、架構中心團體療法(schema-focused group therapy;SFT-G)、邊緣型人格疾患專用之情緒預測性暨問題解決系統性訓練(systems training for emotional predictability and problem solving;STEPPS)、STEPPS + 個別療法(STEPPS+IT)、手冊輔助認知治療(manual-assisted cognitive treatment;MACT),以及心理教育法(psychoeducation;PE)。唯一一項非完整心理治療介入措施與其他介入措施的直接比較為:MACT與MACT+治療評估(MACT+)之間的比較。在一項住院病患治療的研究中則探討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DBT(DBT-PTSD)、且採用等待名單做為對照組。未找到任何研究認知分析療法(cognitive analytical therapy;CAT)的試驗。

關於個別介入措施的資料非常稀少,因此只有DBT與常規治療(treatment as usual;TAU)在4項預後指標上的比較能夠進行統合分析的數據統整。結果發現:存在中等至大幅度、且據統計上顯著之效應,顯示DBT在下列各方面優於TAU:發怒行為(人數=46、2項RCT;標準化平均差〔SMD〕:-0.83;95%信賴區間〔CI〕:-1.43 ~ -0.22;I2 = 0%)、準自殺行為(parasuicidality)(人數=110、3項RCT;SMD:-0.54;95% CI:-0.92 ~ -0.16;I2 = 0%),以及精神健康(人數=74、2項RCT;SMD:0.65;95% CI:0.07 ~ 1.24;I2 = 30%)。沒有任何跡象顯示DBT使受試者繼續接受治療的能力在統計上優於TAU(人數=252、5項RCT;風險比:1.25;95% CI:0.54 ~ 2.92)。

所有其他的發現都是以單一研究對治療效果的估計為依據。在BPD核心疾病群及相關精神疾病群方面,下列心理治療介入措施與對照組間的比較取得了統計上顯著的組間差異:DBT、DBT-PTSD、MBT-PH、MBT-out、TFP以及IPT-BPD。IPT只有在對伴隨之憂鬱進行治療時才有效果。不論是哪一項預後指標,針對CBT與DDP介入措施均未發現統計上顯著的治療效果,其中DDP的效應值(effect size)屬中等,而CBT的效應值屬於微弱。而在不同全人心理療法的比較方面,DBT相較於CCT(核心與相關疾病群)、以及SFT相較於TFP時(BPD嚴重度及治療續用比例)都展現了統計上顯著的優越性。在核心與相關疾病群方面,各項受到探討的非完整心理治療介入措施也都獲得了正面的研究結果。

針對所有的心理療法,都沒有不良反應的相關資料。

翻譯紀錄: 

Translated by: East Asian Cochrane Alliance

Translation supported by: 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