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臟手術時使用皮質類固醇之益處與風險為何?

重要訊息

-- 皮質類固醇等消炎藥物對於心臟術後存活率幾乎沒有影響,對於肺功能有益處、但是對於心臟可能不利甚至是傷害的效應。

-- 尤其對於高危險族群,目前並無大型且設計嚴謹的研究可以證實皮質類固醇之臨床效應。未來研究應探討這類藥物對於易受傷害族群之成效。

對於心臟手術有哪些憂慮?

接受心臟手術時對於各種壓力源會有明顯的相對反應,這種 ”發炎反應” 經常被認為和許多合併症有關,而且在使用人工心肺機 (手術時暫時取代心肺功能的一種儀器) 時發炎反應會上升。

心臟手術時皮質類固醇的作用為何?

皮質類固醇是治療過度發炎反應最有名、也最常用的藥物。使用皮質類固醇用於心臟術後的研究結果利弊兼具,好處是改善肺功能且復原較快,但優勢卻會因感染、出血和心臟損傷等重大副作用大打折扣。

研究目的為何?

研究目的旨在瞭解使用皮質類固醇對於心臟手術後發生重大合併症 (死亡、心肺損傷) 之利弊。

我們做了什麼?

本研究搜尋主要醫學文獻資料庫,尋找成人接受心臟手術使用皮質類固醇和無治療、或是皮質類固醇和安慰劑 (假藥) 的隨機分配試驗;接著分析相關的研究結果。

我們發現到了什麼?

過去近 50 年共有 72 篇、納入 17,282 人的研究報告;受試者平均年齡為60歲;最常見的手術種類為冠狀動脈繞道術 (重建心肌血液循環常見的手術)。

研究彙整結果顯示:比起無治療或安慰劑,使用皮質類固醇對於術後發生院內死亡、增加心臟併發症、或是降低肺部併發症的風險幾乎都是沒有影響。

若以 1,000 名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心臟手術個案結果分析:

-- 給藥個案發生術後死亡是 25-36 名,而未給藥者則是 33 名;

-- 給藥個案發生心臟病是 68-86 名,而未給藥者則是 66 名;

-- 給藥者會發生肺部問題是 61-77 名,而未給藥者則是 78 名。

研究結果亦發現使用皮質類固醇能降低心律不整 (心房纖維顫動) 和感染的風險,但會增加因出血再次手術之風險。

研究證據之限制為何?

多數研究存在重大缺失使得研究結果在彙整時的可信度受到質疑。例如:對於 "事件" 的界定標準不一致,例如許多研究對於 "心臟事件" 定義有所差異;對於研究過程並未採取適當的相對措施,以確保個案和研究人員的盲化;部分研究人數過少。

這些研究涉及不同類型的人,許多心臟手術在數十年間有相當大的改變;再者皮質類固醇給藥方式也不一樣,上述因素皆可能影響研究推論性。

此外,本研究納入擁有最多受試者的兩篇報告可能主導整體的研究結果。

研究證據最近更新日期?

此篇回顧更新原先於 2011 年的研究發表,研究內容納入至 2022 年 10 月的報告。

翻譯紀錄: 

翻譯者:蔡明芬 Ming-Fen Tsai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