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您應該多久進行一次牙科檢查?

為什麼要做牙科檢查?

牙科檢查 (dental check-up) 有助於保持口腔健康,並可以讓牙醫檢查您是否有任何口腔問題。它可以讓您的牙醫及早處理任何口腔問題 ─ 甚至更好 ─ 預防這些問題。對口腔問題的置之不理,可能會使它們在未來更難被治療。

檢查時會發生什麼?

在每次檢查時,您的牙醫通常會:

· 檢查您的牙齒、牙齦和口腔;

· 詢問您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自上次檢查以來您的牙齒、口腔或牙齦是否有任何問題;

· 建議您關於清潔牙齒的習慣、以及您的飲食、吸菸和飲酒狀況。

· 如果合適,推薦任何牙齒問題所需的治療。

在檢查結束後,牙醫會建議您下次檢查的日期。傳統上,建議每 6 個月進行一次牙齒檢查。然而,有些人出現牙齒問題的風險更高,可能需要更常檢查,而其他人可能不需要那麼頻繁地檢查。

為什麼我們進行這項 Cochrane 文獻回顧

每 6 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可能有助於保持口腔健康,並避免將來出現牙齒相關問題,但也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牙科治療。然而,不經常進行檢查可能會使牙齒問題變得更糟,而導致治療和照護變得困難且昂貴。

我們想確定 2 次牙科檢查之間的最佳時間間隔。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隨機對照研究,在這些研究中人們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檢查間隔時間。隨機對照研究通常提供了最可靠的證據。

搜尋日期:我們納入了截至 2020 年 1 月 17 日發表的證據。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了 2 項對 1736 人進行定期牙科檢查的研究。一項研究是在挪威的一家公共牙科診所對 20 歲以下的兒童和成人進行的。它比較了間隔 12 個月和 24 個月的牙科檢查,並在 2 年後測量結果。

另一項研究是針對英國 51 家牙科診所的成年人進行的。它比較了每 6 個月、每 24 個月和基於風險的回診時間 (回診間隔的時間由牙醫決定,取決於個人罹患牙齒疾病的風險),並在 4 年後測量結果。

這些研究著眼於牙科檢查之間的不同間隔如何影響:

· 多少人有齲齒;

· 多少牙齒表面受到齲齒的影響;

· 牙齦疾病 (牙齦出血部位的百分比);以及

· 與擁有健康牙齒和牙齦相關的生活品質。

沒有研究測量其他潛在的不良影響。

我們的文獻回顧結果為何?

在成年人中,每 6 個月和基於風險的回診間隔,在齲齒 (受影響牙齒表面的數量)、牙齦疾病和 4 年後的生活品質幾乎沒有差異;中度至嚴重齲齒的人數可能幾乎沒有差異。

24 個月、 6 個月或基於風險的回診間隔檢,可能在齲齒 (人數和受影響牙齒表面的數量)、牙齦疾病或生活品質方面,幾乎沒有差異,患有中度至嚴重齲齒的人數也幾乎沒有差異。

我們沒有找到足夠可靠的證據證明 2 年後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間隔 12 個月和 24 個月牙科檢查的效果。這是因為進行研究的方式存在問題。

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如何?

我們有信心認為,成年人間隔 6 個月和基於風險的牙科檢查,在牙齒表面有齲齒的數量、牙齦疾病和生活品質方面上幾乎沒有差異。

我們有中等信心認為,24 個月、6 個月或基於風險的回診間隔在牙齒表面有齲齒的數量、牙齦疾病和生活品質上幾乎沒有差異。

結論

無論成人是每 6 個月看一次牙醫,還是根據牙醫對其牙齒疾病風險的評估安排個人化的回診時間,都不會影響齲齒、牙齦疾病或生活品質。較長的間隔時間 (最多 24 個月) 可能不會對這些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還沒有足夠可靠的證據表明兒童和青少年應該多久進行一次牙科檢查。

翻譯紀錄

翻譯者:許智超 (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Fee PA, Riley P, Worthington HV, Clarkson JE, Boyers D, Beirne PV. Recall intervals for oral health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10. Art. No.: CD004346. DOI: 10.1002/14651858.CD004346.pu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