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直接应用于皮肤的局部麻醉(麻药),可以为皮肤撕裂伤的修复控制疼痛

研究背景 :在缝合撕裂皮肤时,通常通过向皮肤(渗透)注射药物来麻痹该区域以控制疼痛。这种注射本身可能会引起疼痛,但局部麻醉直接应用于皮肤,并且施用时无痛。可卡因是最早被成功应用于局部麻醉的麻醉剂之一。出于对可卡因的副作用、其被滥用的可能性以及分发受管制物质的行政负担的担忧,其引发了不含可卡因的表面麻醉剂的开发研制。多种不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已被发现可以为皮肤撕裂伤的修复提供有效的麻醉镇痛。

研究特征 :证据检索日期截至2016年12月。我们在本综述中纳入了25项RCT,共涉及3278名受试者。研究对象包括成人和儿童。纳入的试验中有15项采用受试者自我报告疼痛强度的形式来确定局部麻醉的有效性。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缝合皮肤撕裂伤时,直接在皮肤上应用局部麻醉剂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的疼痛控制方法。关于个别局部麻醉剂功效的研究结果受到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影响,并且每种局部麻醉剂功效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单一试验。研究人员报告,使用含可卡因或不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不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对皮肤撕裂伤修复的整体效果大致相当,这使人们开始对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的组成部分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每个对照组的试验数量少,且评估的结局指标范围小,因此无法对除疼痛强度的单一结局之外的所有数据进行合并和定量分析。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直接比较不同的局部麻醉剂的有效性。本综述仅限于浅表撕裂伤修复的疼痛控制,我们的结果可能无法推广至更深的撕裂伤或在完整皮肤上进行更复杂的手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提高证据质量并克服纳入研究的缺陷。

证据质量 :由于研究设计、实施方式的局限性,结果的不精确性以及选择性报告数据的较高可能性等方面的限制,证据的总体质量低。大多数比较浸润麻醉和局部麻醉的试验都有高偏倚风险,这可能会影响测量的效果。

研究背景

局部麻醉为接受许多浅表手术(包括真皮撕裂伤修复)的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由于担心副作用,局部麻醉制剂中是否需要添加可卡因一直受到质疑,因此研发出了不含可卡因的新型麻醉剂。本综述最初于2011年发表,并于2017年更新。

研究目的

旨在评估非侵入性局部麻醉的益处是否会以镇痛功效下降为代价。比较不同单组分和多组分局部麻醉剂对皮肤撕裂伤的修复效果。探讨外用酯类麻醉剂可卡因的临床必要性。

检索策略

在本篇更新的综述中,我们检索了以下的数据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2016年第11期)、护理和联合卫生文献累积索引(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CINAHL)(2010年至2016年12月)、Embase(2010年至2016年12月)和MEDLINE(2010年至2016年12月)。我们没有通过语言或出版格式限制检索。我们联系了发行商、国际科学协会和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给选定的期刊发了电子邮件,并对正在进行的试验的meta注册进行综述。对于本综述的前一个版本,我们检索了截至2010年11月的这些数据库。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这些试验评价了成人和儿童受试者使用局部麻醉剂修复皮肤撕裂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地评估了试验质量并提取了资料。如有需要,我们会联系研究作者以获取更多信息。我们从试验报告中收集不良事件信息。我们评估了每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的偏倚风险,并采用GRADE评级法评估证据的总体质量。

主要结果

目前更新的综述纳入了25项RCT,共涉及3278名受试者。每个对照组的试验数量少,结局指标的异质性排除了除疼痛强度之外的所有结局数据的定量分析。在两项汇总研究中,外用丙胺卡因-苯肾上腺素(prilocaine-phenylephrine, PP)的平均自我报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0~100mm)评分比外用丁卡因-肾上腺素-可卡因(topical tetracaine-epinephrine-cocaine, TAC)的自我报告VAS评分(0~100mm)高了5.59分(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2.16, 13.35])。大多数比较浸润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的试验都存在高偏倚风险,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几种不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然而,有关每种外用药物疗效的数据主要是基于不明确或高偏倚风险试验中的单一比较。在1042名接受TAC应用的受试者中,其中一名受试者出现了轻度、自限性红斑皮肤硬结。研究人员报告,在接受可卡因或不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治疗的受试者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根据GRADE评价系统,由于设计和实施的局限性、结果的不精确性以及发表偏倚(选择性报告数据)的较高可能性,证据的总体质量低。在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设计良好且偏倚风险低的RCT。

作者结论

自本综述的上一版本发表以来,我们又发现了两项新发表的研究。我们将这些研究添加到先前纳入的研究中,并进行了更新的分析,得出了与先前相同的综述结论。

大多数描述性分析表明,在缝合皮肤撕裂伤之前,局部麻醉可能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的镇痛作用。考虑到其他不含可卡因的有效局部麻醉剂的存在,使用基于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可能很难证明是合理的。然而,根据GRADE评价系统,由于设计和实施的局限性、结果的不精确性以及发表偏倚(选择性报告数据)高的可能性,证据的总体质量低。在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设计良好且偏倚风险低的RCT。

翻译笔记

译者:方鹏(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4年1月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Tayeb BO, Eidelman A, Eidelman CL, McNicol ED, Carr DB. Topical anaesthetics for pain control during repair of dermal lacera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2. Art. No.: CD005364. DOI: 10.1002/14651858.CD005364.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