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血小板计数低的人在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前接受血小板输注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评价了血小板计数低(出血风险增加)的人是否需要在插入腰椎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之前输注血小板的证据;如果需要,需要输注血小板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是多少。

系统综述背景

血小板存在于血液中,是血凝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计数低会增加出血风险。血小板计数低的人通常需要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来进行治疗或帮助诊断。

腰椎穿刺通常是将一根针插入下背部脊柱的骨头(椎骨)之间的脊髓(沿着脊柱向下延伸并连接大脑和身体的一束神经)周围的液体中。通过腰椎穿刺来获得该液体的样本或对液体进行治疗(化疗或麻醉)。在采集到任何液体样本或进行治疗后立即移除腰椎穿刺针。

硬膜外麻醉需要插入比腰椎穿刺针直径更大的针头。硬膜外针穿过与腰椎穿刺针相同的组织,但在穿透脊髓周围的液囊之前停止。与腰椎穿刺不同的是,所有治疗都只注射到液囊外的空间(称为硬膜外腔)。一根小管(硬膜外导管)通常穿过硬膜外针头并留在原位,以便给予额外的局部麻醉药物。

在许多国家,目前的做法是通过输注血小板将血小板计数增加到预定水平以上(通过静脉注射血小板),以防止因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而引起的严重出血。尽管出血的风险似乎为低,如果一旦发生出血,则可能非常严重。由于缺乏证据,不同国家建议的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前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差异较大。这意味着医生不确定哪个是正确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或者是否需要血小板输注。因此,患者可能会面临血小板输注的风险(例如:过敏反应、感染),且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获益。

研究特征

我们在科学数据库中检索了需要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的血小板计数低的任何年龄段人群的临床研究。证据截至2018年2月13日。在本系统综述中,我们只发现了3项队列研究。这些研究中只有2项报告了与本系统综述相关的结局。这2项研究都包括血小板计数低和血癌的患者;一个纳入了21名成人,另一个纳入了129名儿童。这2项研究都比较了在插入腰椎穿刺针之前接受过和未接受过血小板输注的患者。没有研究评价在插入硬膜外导管之前使用血小板输注或术前血小板输注的不同血小板计数阈值。

主要研究结果

两项研究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重大出血并发症。报告这一结局的1项研究(21名研究对象)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

接受或未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成人或儿童在轻微出血并发症的数量上差异很小或几乎没有差异。

没有研究报告死亡、术后血小板输注次数、住院时间或生活质量。

证据质量

已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极低。

我们发现没有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可以回答本综述的问题。

我们需要设计一项至少有47030名研究对象的研究,以便能够检测出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后出血人数的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增长。常规收集的电子病历(大数据)的研究可能是唯一可以回答我们综述问题的研究设计。

研究背景

血小板计数低(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通常需要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腰椎穿刺可用于诊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血肿、脑膜炎)或治疗(脊髓麻醉、化疗)。硬膜外导管用于硬膜外麻醉。在许多国家,目前的做法是在腰椎穿刺和硬膜外麻醉之前通过血小板输注来纠正血小板减少症,以减轻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出血风险。但是,这些术前的血小板计数建议阈值因国家而异。这表明临床医生对这些患者的正确治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出血似乎为低风险,如果一旦发生出血可能会非常严重(脊柱血肿)。因此,患者可能会面临血小板输注的风险,且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获益。

本系统综述是2016年在Cochrane首次发表的系统综述的更新版本。

研究目的

本系统综述旨在评价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前不同血小板输注阈值对血小板减少症(低血小板计数)患者的影响。

检索策略

我们在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8年,第1期)、MEDLINE(从1946年起)、Embase(从1974年起)、输血证据图书馆(Transfusion Evidence Library,从1950年起)和截止2018年2月13日正在进行的试验数据库中检索了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nRCTs)、前后对照试验(controlled before-after studies,CBAs)、 中断时间序列研究(interrupted time series studies,ITSs)和队列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涉及输注血小板浓缩液的了RCT、nRCT、CBA、ITS和队列研究,这些浓缩血小板由全血的单个单位或通过单采术制备,用于预防任何年龄段需要插入腰椎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出血。

原始系统综述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Cochrane的标准方法学程序纳入了RCTs、nRCTs、CBAs和ITSs。两位系统综述作者独立评价了研究的合格性、偏倚风险以及对资料进行提取。结果仅以叙述的方式进行表示。

主要结果

我们检索了未完成或正在进行的RCT、nRCT、CBA或ITS。没有研究纳入接受硬膜外手术的研究对象。没有研究比较手术前不同的血小板计数阈值。

在本次更新中,我们确定了3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包含在腰椎穿刺手术前接受和未接受血小板输注的研究对象。这3项研究都是在癌症患者中进行的,其中大多数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两项研究针对儿童,一项针对成人。

一项研究未报告在腰椎穿刺手术前接受血小板输注的研究对象人数。因此,我们仅以叙述形式总结了2项研究(150名研究对象;129名儿童和21名成人)的相关结局,其提供了接受输注的研究对象人数。

基于ROBINS-I工具,我们将两项研究的所有报告结局的总体偏倚风险判断为“严重”。

报告该结局的2项研究(2项研究,150名研究对象,无病例,极低质量证据)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大出血。

没有证据表明在腰椎穿刺前接受血小板输注的研究对象和在手术前未接受血小板输注的研究对象的轻微出血(外伤性穿刺)风险存在差异(2项研究,150名研究对象,极低质量证据)。接受血小板输注的14名成年人中有一名出现轻微出血(外伤性穿刺;定义为脑脊液中至少有500x106/L红细胞);7名未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成年人都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十名儿童出现轻微出血(外伤性穿刺;定义为脑脊液中至少有100x106/L红细胞),有6名来自57名接受血小板输注的儿童,4名来自72名未接受血小板输注的儿童。

报告该结局的一项研究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1项研究,21名研究对象,极低质量证据)。

我们发现没有研究评价腰椎穿刺手术后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住院时间、接受血小板输注的研究对象比例和生活质量。

作者结论

我们没有从RCTs或非随机研究中发现任何可作为评价插入腰椎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前正确的血小板输注阈值依据的证据。没有正在进行的RCTs评价腰椎穿刺或硬膜外麻醉前不同的血小板输注阈值对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影响。未来的任何研究都需要非常大的样本才能检测出出血风险的差异。一项研究需要设计至少有47030名研究对象,才能够检测到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大出血人数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增加。使用中心资料收集注册库或定期收集的电子记录(大数据)可能是系统收集与该人群相关数据的唯一方法。

翻译笔记

译者:李佳庆(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王雪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2023年3月10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Estcourt LJ, Malouf R, Hopewell S, Doree C, Van Veen J. Us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s prior to lumbar punctures or epidural anaesthesia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people with thrombocytopeni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 Issue 4. Art. No.: CD011980. DOI: 10.1002/14651858.CD011980.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