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心理干预以增强医疗保健专业学生恢复力

研究背景
医疗保健专业的学生(如:医学、护理、产科学、辅助医疗、心理学、物理治疗或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术工作负量大,需要通过考试并且会接触到人们的痛苦。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保护其免受这些压力影响的干预称为恢复力干预。此前的系统综述表明恢复力干预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压力,保护他们免受不良后果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系统综述问题
旨在增强恢复力的心理干预是否可以提高医疗保健专业学生恢复力、心理健康和与恢复力相关的其他因素?

检索日期
证据检索截至2019年6月。2020年6月对四个关键数据库的更新检索结果尚未包括在此综述中。

研究特征
我们找到30项随机对照试验(通过类似抛硬币的程序将受试者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的研究)。研究评价了平均年龄在19岁到38岁之间的受试者的一系列恢复力干预。

22个研究的重点在医疗保健学生,共有1315名受试者(两项研究未详细说明)。8个研究包括医疗保健学生和非医疗保健学生的混合样本(1365名受试者)。

8个被纳入的研究将基于正念的恢复力干预(即不带评判的培养对当下的注意力)与未注明比较方法(如候补列表对照组在候补期后接受训练)进行比较。大多数介入是以小组进行的(17/30),具有超过12小时或12次的高训练强度(11/30),并且是面对面训练的(即干预提供者与受试者之间有直接接触和面对面会议;17/30)。

所纳入的研究有各种不同来源的资助(如大学、基金会)或不同来源的联合资助(4项研究)。七项研究没有注明可能的投资者,三项研究没有获得资金支持。

证据质量
很多因素降低了关于恢复力干预是否有效的证据质量。这些因素包括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的不同结果,大多数研究的受试者人数少,和研究发现仅限于特定受试者、干预措施和比较方法的事实。

主要结果
对医疗保健学生进行恢复力训练可能提高恢复力,可能在治疗结束后立即减轻焦虑和压力的症状。恢复力干预没有表现出能够减轻抑郁症状或提升幸福感。然而,本篇综述的证据有限,非常不确定。这表明我们目前对恢复力干预可以改变这些结局信心很低,并且未来研究很有可能改变结果。

几乎没有研究报告恢复力干预的短期和中期影响。没有对任何结果的长期随访评价。研究用一系列不同的结局测量方法和干预设计,使从结果中获得一般性结论有难度。仅在四项研究中检测出潜在的不良影响,其中三项表明没有不良影响,一项没有报告结果。需要进行更多高方法学质量和有改进的研究设计的研究。

研究背景

恢复力可以被定义为在重大灾祸,比如可能的伤害事件,有挑战性的生活环境,重要的生活转变或躯体疾病期间或之后,心理健康的恢复或重新获得。医疗保健学生,如医学、护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学生,会面临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压力源,后者尤其出现在健康专业教育的后期阶段。他们出现倦怠或心理障碍的症状的风险增加。此人群可能从恢复力提升训练计划中获益。

研究目的

评价干预对培养医疗保健学生恢复力的影响,即接受直接医疗保健的卫生专业培训的学生(如医学、护理、助产士或护理学生),以及那些接受区别于医疗保健的专职卫生专业培训的学生(例如心理学、物理疗法或社会工作学生)。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ENTRAL,MEDLINE,Embase和11个其他的数据库和三个试验注册库,日期从1990年至2019年6月。我们查阅了参考文献,并联系了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在2020年6月更新了四个主要数据库的检索,但是我们还没有合并这些结果。

纳入排除标准

对成年人(18岁及以上)医疗保健学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将增强恢复力、耐劳力或创伤后的成长的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与无干预、候补列表、常规护理、积极或关注对照组相比较。主要结局为恢复力,焦虑,抑郁,压力或压力知觉以及幸福感或生活质量。次要结局为恢复力因素。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筛选研究,提取数据,评价偏倚风险,并使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的质量(仅在后期测试中)。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30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4项在高收入国家进行,6项在(从高到低)中等收入国家进行。22项研究仅针对医疗保健专业的学生(1315 名受试者;两项研究的随机数未指定),包括提供直接医疗保健的医疗专业学生和相关医疗专业(如心理学和物理治疗)的学生。研究一半是在大学或学校环境中进行的,包括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或医学专业学生。八项研究调查了混合样本(1365名受试者),其中包括医疗保健专业学生和健康专业研究领域以外的受试者。

受试者主要是年轻成年(平均年龄范围,如果报告:19.5至26.83岁;19.35至38.14岁(混合样本))女性(混合样本中63.3%至67.3%)。17项研究调查了高训练强度的小组干预(11项研究,>12小时/节),研究是面对面进行的(17项研究)。在纳入的研究中,有8项比较了基于正念与非特定比较者(例如候补名单)的恢复力训练。

研究资助来源各有不同(如大学、基金会)或是不同来源的组合资助(四项研究)。七项研究没有注明可能的投资者,三项研究没有获得资金支持。

偏倚的风险很高或不清楚,大多数缺陷存在于实施、检测、失访和报告偏倚方面。

干预后,极低质量证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恢复力培训的医护学生可能报告有更高水平的恢复力(标准平均差异(SMD)=0.43、95%置信区间(CI)[0.07, 0.78];9项研究,561名受试者),较低水平的焦虑(SMD=-0.45,95%CI [-0.84, -0.06];7项研究,362名受试者),和更低水平的压力或压力感知(SMD=-0.28,95%CI [-0.48, - 0.09];7项研究,420名受试者)。影响大小在小和中等之间不等。几乎没有或没有证据表明恢复力训练在抑郁方面(SMD=-0.20,95%CI [-0.52, 0.11];6项研究,332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或幸福感或生活质量(SMD=0.15,95%CI [−0.14, 0.43],4项研究,251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方面的任何影响。

在四项研究中测量了不良反应,但仅报告了其中三项的数据。三项研究均未报告研究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证据质量极低)。

作者结论

对于医疗保健专业的学生,在干预后恢复力训练对恢复力、焦虑、压力或压力感知的影响的证据质量极低。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短期、中期或长期数据的缺乏、以及局限于高收入国家的地理分布限制了结果的普适性。因此应谨慎得出结论。由于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力的训练对医疗保健学生的积极影响,但证据质量极低,高质量的再试验和改进的研究设计(例如对恢复力定义的共识、对个体压力源暴露的评价、更多的注意力控制和更长的随访时间)显然是必要的。

翻译笔记

译者:陈溪(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审校:李智(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翻译硕士)。2021年12月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Kunzler AM, Helmreich I, König J, Chmitorz A, Wessa M, Binder H, Lieb K.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to foster resilience in healthcare stude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7. Art. No.: CD013684. DOI: 10.1002/14651858.CD01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