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降低中低收入国家有害饮酒情況的干预措施

为什么本综述很重要?

有害饮酒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低收入国家,有害饮酒的状况日益增加。然而,预防和治疗有害饮酒的服务有限。造成缺乏可用服务的原因之一是关于哪些干预方法可有效减少有害饮酒以及这些方法在资源匮乏环境中是否可行和可接受的信息有限。为了防止有害饮酒造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负担,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与酒精相关的伤害。

本综述的目的是什么?

本综述旨在总结社会心理和药物干预能否减少中低收入国家有害饮酒的证据。我们还旨在评估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多少人仍在接受治疗直至完成。

研究结果如何?

我们确定了66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干预措施对减少有害饮酒的效果。其中大部分研究评估了社会心理干预(n=52项研究),6项评估了单独的药物干预,8项评估了药物和社会心理联合干预。

大多数纳入的试验由政府机构资助(36 项试验),其次是多个公共和私人资助者(8 项试验)或私人基金会(5 项试验)。17项试验未报告资金来源。

我们不确定短暂的社会心理干预和其他社会心理干预是否可以减少有害的酒精使用。与联合安慰剂的社会心理干预相比,药物和社会心理联合干预可能会减少有害酒精的使用,但证据的质量被评估为低。没有发现研究单独考察药物干预对有害饮酒的影响。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表明任何干预类型的研究条件之间的保留率不同。

证据的质量: 由于缺乏盲法、差异性流失和数据缺失、选择性结局报告、高度异质性以及患者群体的差异,短期和其他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对有害饮酒的影响的证据质量极低。由于缺乏盲法、不完整结局数据以及所研究的药物干预措施的异质性,药物和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对有害饮酒的影响的证据质量低。没有研究评估单独的药物干预对有害饮酒的影响。

证据检索截至2021年12月12日。

下一步该怎么做?

未来需要对减少有害酒精使用的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以解决本综述中描述的一些局限性。需要对不同研究和背景下的类似干预措施进行评估,以提高普遍性,并了解有效干预的必要特征和条件。研究必须使用对所研究人群有效的测量工具。最后,研究的设计必须降低偏倚风险,这也是导致本综述报告的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原因。

研究背景

有害饮酒被定义为不健康的饮酒行为,会导致身体、心理、社会或社会后果,是全球疾病、残疾和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中低收入国家(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有害饮酒的负担正在增加 在这些环境中,对减少有害酒精使用的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的大量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关于哪些干预措施对于解决中低收入国家有害和其他不健康饮酒模式有效且可行的证据有限,这加剧了服务方面的差距。

研究目的

与对照条件(等待队列、安慰剂、无治疗、标准治疗或积极对照条件)相比,评估旨在减少中低收入国家有害酒精使用的心理社会和药物治疗以及指定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药物和酒精组 (CDAG) 专业注册库(Cochrane Drugs and Alcohol Group Specialized Register)、Cochrane图书馆的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linic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PubMed、Embase、PsycINFO、CINAHL 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健康科学文献(LILACS),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12日。我们检索了ClinicalTrials.gov、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eb of Science 和 Opengrey 数据库,以确定未发表或正在进行的研究。我们检索了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目录和相关综述文章,以查找符合条件的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所有针对中低收入国家有害饮酒人群的指定预防或治疗干预(药物或心理社会)与对照条件进行比较的对照试验均已纳入其中。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学程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6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7626名受试者。其中62项试验纳入了meta分析。63项研究在中等收入国家(middle-income countries, MICs)进行,其余3项研究在低收入国家(low-income countries, LICs)进行。25项试验专门招募了有酒精使用障碍的受试者。其余51项试验招募了有害酒精使用的受试者,其中一些既包括酒精使用障碍的病例,也包括报告不符合障碍标准的危险酒精使用模式的人。

52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心理社会干预措施的效果; 27项是主要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简短干预,并与仅提供简短建议、信息或评估进行比较。鉴于纳入研究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我们不确定有害酒精使用的减少是否可归因于简短干预(报告连续性结局的研究:Tau² = 0.15,Q = 139.64,df = 16,P<.001,I² = 89%,3913 名受试者,17 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报告二分类结局的研究:Tau²=0.18,Q=58.26,df=3,P<.001,I²=95%,1349 名受试者,4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其他类型的心理社会干预包括一系列治疗方法,如降低行为风险、认知行为疗法、应急管理、理性情绪治疗和预防复发。这些干预措施最常与涉及心理教育、咨询和药物治疗的不同组合的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由于纳入的研究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我们不确定有害酒精使用的减少是否可归因于心理社会治疗(异质性:Tau²=1.15; Q=444.32, df=11, P<.001; I²=98%,2106名受试者,12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

八项试验比较了药物和心理社会联合干预与安慰剂、单独心理社会干预或其他药物治疗。活性药理学研究条件包括双硫仑、纳曲酮、昂丹司琼或托吡酯。这些干预措施的社会心理部分包括咨询、鼓励参加匿名戒酒会、动机性访谈、简短的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心理疗法(未具体说明)。对药物和心理社会联合干预与单独心理社会干预进行比较的研究分析发现,联合方法可能与有害酒精使用的更大减少有关(标准化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0.4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61, -0.24]; 475名受试者; 4项试验; 低质量证据)。

四项试验将单独的药物干预与安慰剂进行比较,三项试验将药物干预与另一种药物治疗进行比较。评估的药物有:阿坎酸、阿米替林、巴氯芬双硫仑、加巴喷丁、米氮平和纳曲酮。这些试验均未对主要的临床结局(有害的酒精使用)进行评估。

31项试验报告了干预措施的保留率。meta分析显示,在任何比较中,研究条件之间的保留率都没有差异(药理学风险比 (risk ratio, RR) = 1.13,95% 置信区间:[0.89, 1.44], 247名受试者,3项试验,低质量证据;除了心理社会干预之外还有药物治疗:RR=1.15, 95% CI[0.95, 1.40], 363名受试者,3项试验,中等质量证据)。由于高度异质性,我们没有计算合并估计值来比较简短干预(异质性:Tau² = 0.00; Q = 172.59,df = 11,P<.001; I 2 = 94%; 5380 名受试者; 12 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或其他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异质性:Tau² =0.01; Q=34.07, df=8, P<.001; I 2 =77%; 1664名受试者; 9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的保留率。两项药理学试验和三项药理学和社会心理联合试验报告了副作用。这些研究发现,与米氮平、纳曲酮和托吡酯相比,阿米替林比安慰剂有更多副作用,但安慰剂与阿坎酸或昂丹司琼之间的副作用没有差异。

所有干预类型都存在很大的偏倚风险。对有效性的主要威胁包括缺乏盲法和差异化/高流失率。

作者结论

在中低收入国家,低质量证据支持心理社会和药物联合干预对减少有害酒精使用的疗效优于单独的心理社会干预。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药物或社会心理干预对减少有害酒精使用的疗效,这主要是由于结局、对照和干预措施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因此无法合并这些数据进行meta分析。大多数研究都是短期干预,主要针对男性,并且使用的措施尚未在目标人群中得到验证。由于存在偏倚风险和研究间的显著异质性,以及研究中不同结局测量结果的异质性,降低了这些结果的可信度。要提高这些结果的质量,需要更多关于药物干预和特定类型社会心理干预疗效的证据。

翻译笔记

译者:李颜,审校:刘琴(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 The Cochrane China Network Affiliat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2023年08月2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Greene MC, Kane J, Alto M, Giusto A, Lovero K, Stockton M, McClendon J, Nicholson T, Wainberg ML., Johnson RM, Tol WAnton. Psychosocial and 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harmful alcohol use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5. Art. No.: CD013350. DOI: 10.1002/14651858.CD01335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