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帮助哮喘患者按处方服药的数字化技术

综述问题的背景

哮喘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有可治疗症状的有效药物,例如含类固醇吸入剂。但是,为达最佳效果,需要按处方服用维持药物。许多人并未服药,是由于日程繁忙以及坚信药物只是短期需要。此即所谓“不依从”,这可引出更多症状和发作。不依从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达到依从对预防发作和降低死亡风险非常重要。医疗保健领域越来越多在使用数字化干预,例如手机、文本消息和可反馈服药信息的“智能”吸入器。然而,有关这些技术是否改善哮喘药物服用或改善症状的证据有限。

本综述旨在了解数字化技术是否真起作用而改善哮喘药物的服用,以及这种依从性改善是否带来对哮喘症状和其他益处的改善。

研究特征

我们发现了40项研究,纳入15000多名患有哮喘的成人和儿童。研究时间范围为大约2周至24个月,因此我们并不能说,这些方法是否长期(多年)有效。我们检索了多个信息源以找到相关研究。本综述最新截至2020年6月。我们查看数据旨在了解数字化技术是否会帮助哮喘患者按处方服药,以及使用该技术者是否比不用该技术者对哮喘控制更好、哮喘发作更少。

主要结果

与未接受该技术者相比,接受了数字化技术以支持哮喘药物服用的哮喘者能更好地按处方服药;与未接受数字化技术者(平均服用其药物处方量的45%)相比,接受数字化技术者按规定服药者增加了15%(可能处在8%至22%之间)。重要的是,接受数字化技术者有更好的哮喘控制,并将哮喘发作的风险降低一半(可能处在32%至91%之间),这对降低哮喘相关死亡风险有直接的益处。我们看到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有改善,但对肺功能的影响小,其临床意义可能有限。计划外医疗保健就诊中未见任何改善。没有足够的信息告诉我们,数字化技术对下班或上学时间的影响或成本效益,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告诉我们,是否数字化技术有任何伤害。技术通常为患者所接受。特定类型的技术(如“智能”吸入器和文本消息)似乎比其它技术类型更能改善服药;而研究数量少意味着,我们并不确定这些技术肯定比其它技术更有作用。

证据质量

我们的结果存在些不确定,因为研究彼此间相当不同。这些差异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确定真正的益处是什么,因为这些益处可能是由于其它与技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例如,参与一项研究改善服药)所致。有时是各研究未给予我们足够的信息,以使我们将它们与其它研究一起纳入而算出其有效性。我们对四分之一的研究有担忧,其中有人没有完成研究,而且我们并不确定这些研究是否报告其每项测量。

关键信息

我们发现的研究表明,与没有该技术者相比,数字化技术可能帮助哮喘者更好地服药、改善其哮喘控制,而且有潜力将哮喘发作风险减半。特定类型的数字化技术(如文本短信干预)可能比其它技术效果更好。但是,我们对有些研究报告的信息质量存在些不确定,加之不同技术类型的研究数量少,这意味着我们无法100%确定其益处。

研究背景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影响全球3.34亿成人和儿童。尽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但对维持药物的依从性仍然不甚理想。对ICS依从性差会导致哮喘症状、发作、住院和医疗保健使用增加。重要的是,不甚理想的哮喘药物使用是造成哮喘死亡的关键因素。数字化干预对依从性和哮喘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

确定数字化干预对提高哮喘维持药物依从性的有效性。

检索策略

我们从Cochrane气道试验注册库(Cochrane Airways Trials Register)检索临床试验,包括通过多种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其他资源找到的研究。我们还检索了试验注册库和原始研究的的参考文献列单。我们于2020年6月1日进行了最近一次检索,未对发表语言设限。2021年10月又做了进一步检索,但研究并未完全纳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包括任何场所中任何持续时间的的整群和类随机试验,对数字化依从性干预与非数字化依从性干预或常规照护进行比较。我们纳入了临床诊断为哮喘并接受维持治疗的成人和儿童。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标准方法学程序进行资料收集。有数据可用时,我们使用GRADE来评估定量结局。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40项平行RCTs,涉及成人和儿童哮喘者(n=15207),其中8项为进行中的研究。纳入研究中,30项研究至少给一项meta分析贡献了数据。受试者总数范围为18至8517(中位数为339)。干预时长范围为2周至104周不等。大多数研究(n=29)将维持药物的依从性作为主要结局;其它结局如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等也经常有报告。各研究有低或不明确选择偏倚风险,但实行偏倚和检测偏倚风险为高,是由于无法对受试者、工作人员或结局评估者施盲。四分之一的研究在损耗偏倚和选择性结局报告偏倚方面有高风险。我们使用meta分析查验了数字化干预对以下结局的影响:依从性(16项研究)、哮喘控制(16项研究)、哮喘发作(6项研究)、计划外医疗保健使用(4项研究)、肺功能(7项研究)和生活质量(10项研究)。

合并结果显示,接受数字化干预的患者依从性可能会增加(均差(mean difference, MD)=14.6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7.74%, 21.57%];低质量证据);这对于基线药物依从性差者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按干预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有显著性(P=0.001),更好的依从性见于用电子监测装置(electronic monitoring devices, EMDs)(超过对照组23%,95%CI [10.84%, 34.16%];7项研究)和用短信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超过对照组12%,95%CI [6.22%, 18.03%];4项研究)。以下方面未见显著的亚组差异:干预有面对面成分相较于完全数字化干预、依从性反馈、干预有一种或多种数字化成分,或受试者年龄。数字化干预可能会改善哮喘控制(标准化均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 SMD)=0.31,95%CI [0.17, 0.44];中等质量证据);效果为小幅却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数字化干预可减少哮喘发作(风险比=0.53,95%CI [0.32, 0.91];低质量证据)。

数字化干预可能会导致计划外医疗保健使用的略微改变,尽管有些研究报告无效或效果变差。由于报告的异质性和研究数量少,无法将学校或工作缺勤数据纳入meta分析。数字化干预可能导致肺功能几乎没有改变(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EV1预测值改善了3.58%,95%CI [1.00%, 6.17%];中等质量证据);然而,这不太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FEV1变化低于12%。数字化干预可能提高生活质量(SMD=0.26, 95%CI [0.07, 0.45];中等质量证据);然而,此效果为小幅,可能没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接受性数据显示出对数字化干预有积极态度。未见成本效益或不良事件数据。

证据质量因偏倚风险和不一致性而降低。

作者结论

总体而言,数字化干预可能会导致依从性大幅增加(低质量证据)。有中等质量证据显示,数字化依从性干预可对哮喘控制达到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改善,并可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对肺功能则几乎没有改善。本综述发现有低质量证据显示,数字化干预可能减少哮喘发作。亚组分析显示,EMDs可能使依从性改善23%,SMS干预可能使依从性改善12%,而且,有面对面成分和依从性反馈的干预可能对哮喘控制和依从性各有更大益处。未来的研究应将依从性百分比作为常规结局测量,从而使各研究间能进行比较和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验证过的问卷来评估依从性和各结局。

翻译笔记

译者:石丹(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臧渝梨(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2022年6月18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Chan A, De Simoni A, Wileman V, Holliday L, Newby CJ, Chisari C, Ali S, Zhu N, Padakanti P, Pinprachanan V, Ting V, Griffiths CJ. Digital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adherence to maintenance medication in asthm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2, Issue 6. Art. No.: CD013030. DOI: 10.1002/14651858.CD01303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