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常规监测胃抽吸物以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系统综述问题
常规监测早产儿的胃抽吸物是否可以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研究背景
监测胃抽吸物以诊断饲料不耐受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使用管饲的早产儿的常规做法。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胃抽吸物进行常规监测,以指导其他健康早产儿开始和增加进食量。不监测胃抽吸物可能会剥夺早期指标,因此可能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是,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对胃抽吸物的常规监测作为指导,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喂养开始及推进的延迟,以及达到完全饲喂的延迟。反过来,这可能会增加肠胃外营养持续的时间和中线使用的时间,从而增加其并发症。延迟完全喂养量会增加生长受限和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寻找证据,以评价胃抽吸物的常规监测对早产儿是有益还是有害。

研究特征
文献检索是截至2018年2月19日的最新信息。我们发现2项总共141名早产儿受试者的小型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常规监测与未监测早产儿胃抽吸物。我们发现了1项比较使用两种不同标准的抽吸物中断喂养同时监测早产儿胃抽吸物的试验。

主要结果
由于试验结果的不精确性,因此常规监测胃抽吸物是否能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尚不确定。接受胃抽吸物常规监测的早产儿可能会在以后达到完全喂养量,在以后重获出生体重,需要更长时间的肠胃外营养,并且可能会增加发生喂养中断的风险。

关于使用两种不同的胃残余标准来中断喂养是否会影响早产婴儿的重要结局尚不确定。

研究结论
常规监测胃抽吸物是否有任何益处尚不确定。常规监测可能会增加饲料中断事件的数量,并增加达到完全喂养所需的时间。

研究背景

对管饲喂养的早产儿胃残余物进行常规监测,是一种常规做法,可用于指导喂养的开始和推进。一些文献表明,胃残余物的增加或改变可能预示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监测胃残余物可能会剥夺早期指标,因此可能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是,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对胃抽吸物的常规监测作为指导,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饲喂开始及推进的延迟,以及达到完全饲喂的延迟。反过来,这可能会增加肠胃外营养持续的时间和中线使用的时间,从而增加其并发症。延迟完全喂养会增加生长受限和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

研究目的

•评估早产儿常规监测胃残余物与不监测胃残余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根据两种不同的中断喂养或减少早产儿饲料量的标准,评估常规监测胃残余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计划根据胎龄( 27周,28周至31周,≥32周),出生体重(<1000 g,1000 g至1499 g,≥1500 g),胎龄较小而适当对于胎龄婴儿(使用相对于参考人群的出生体重进行分类),婴儿正在接受的饲料类型(人乳或配方奶)以及监测胃残余物的频率(每次进食之前,每三次进食之前等)进行亚组分析。(请参阅“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调查”)。

检索策略

我们采用Cochrane新生儿( Cochrane Neonatal)的标准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至2018年第1期)、通过PubMed检索了MEDLINE(1966年至2018年2月19日)、EMBASE(1980至2018年2月19日)以及护理和相关健康文献的累积索引( CINAHL;1982年至2018年2月19日)。我们还检索了临床试验数据库、会议论文以及检索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半随机试验文章中的参考文献列表。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筛选了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常规监测胃残余物与不监测或两种不同标准的胃残余物中断早产儿的喂养。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评估了试验的资格和偏倚风险,并独立提取了资料。我们分析了各个试验的治疗效果,并报告了二分类数据的风险比和风险差,连续性数据的均差和95%置信区间。我们使用GRADE评级标准来评价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2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比较了常规监测与未监测早产儿的胃残余,总共涉及141名早产儿。2项试验均在出生体重<1500 g的婴儿中进行。

常规监测胃残余物可能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风险比(RR)=3.07,95%置信区间(CI)[0.50, 18.77];141名受试者;2项研究;低质量的证据)。常规监测可能会增加喂养中断的风险(RR=2.07,95%CI [1.39, 3.07];141名受试者;2项研究;低质量证据);每增加1例受害的病人所需治疗的病人数(NNTH)=3(95%CI [2, 6])。

常规监测胃残余物可能会增加建立完全肠内喂养所需的时间(均差(MD)=3.92天,95%=CI [2.06, 5.77];141名受试者;2项研究;低质量的证据),恢复出生体重所需的时间(MD=1.70天,95%CI [0.01, 3.39];80名受试者;1项研究;低质量的证据),以及总肠外营养天数(MD=3.29天,95%CI [1.66, 4.92];141名受试者;2项研究;低质量的证据)。

我们尚不确定常规监测胃残余物对其他结局的影响,例如手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出院时子宫外生长受限,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line,CVL)持续时间,侵袭性感染的发生率,出院前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我们没有发现诸如吸入性肺炎,胃食管反流,出院后生长指标和神经发育结局等结局数据。

只有一项对87名早产儿进行的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比较使用两种不同的胃残余标准来中断喂养,同时监测胃残余。该试验是在出生体重为1500 g至2000 g的婴儿中进行的。我们尚不确定使用两种不同的胃残余标准对结局的影响,例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手术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建立完全肠内喂养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总肠外营养天数,婴儿出现喂养中断事件,出院时子宫外生长受限,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侵袭性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出院前的死亡率(极低证据质量)。我们没有发现有关使用CVL的持续时间、吸入性肺炎、胃食管反流、住院时间、出院后的生长指标以及神经发育结局的数据。

作者结论

综述作者发现,由于试验结果的不精确性,因此常规监测胃残余物是否能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证据不足。低质量证据表明,对胃残余物的常规监测会增加喂养中断事件的风险,增加达到完全肠内喂养和恢复出生体重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还增加总肠胃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天数。

现有数据不足以评价其他主要结局,例如侵袭性感染的发生率,肠外营养相关的肝病,出院前死亡率,出院时子宫外生长受限,CVL天数和住院时间。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胃残余量的常规监测对重要结局的效果的更精确的评估,特别是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

翻译笔记

译者:杨思红,审校:张晓雯(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0年12月21日。

引用文献
Abiramalatha T, Thanigainathan S, Ramaswamy VV, Rajaiah B, Ramakrishnan S. Routine monitoring of gastric residual for prevention of 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6. Art. No.: CD012937. DOI: 10.1002/14651858.CD012937.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