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接受体外受精加胞浆内精子注射(IVF/ICSI)女性使用卵巢储备标志物的个性化刺激剂量

系统综述背景

在计划IVF周期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每个女性的某些特征(例如年龄)来决定刺激药物的剂量。一些专家认为新的测试可以更好地预测女性对体外受精刺激的反应。这些被称为卵巢储备测试,是衡量卵巢中可用卵子数量的一般指标。目前尚不清楚根据个体卵巢储备测试调整刺激药物的剂量是否有助于增加女性怀孕和生孩子的机会。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测试是否有助于提高IVF周期的安全性,例如降低患称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严重疾病的几率。

研究特征

我们在本综述中纳入了两种类型的研究。直接剂量对照研究招募了根据卵巢储备测试预测对IVF刺激反应不佳、正常或过度的女性。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女性随机分配给不同剂量的FSH组,以查看不同剂量是否会影响IVF结局。

ORT算法研究将更广泛的女性群体分为基于女性卵巢储备测试的刺激剂量的女性、接受标准剂量刺激药物的女性,或者基于女性其他特征(卵巢储备除外)的剂量的女性。

我们总共纳入了20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6088名女性。

主要研究结果

1.直接剂量对照研究(低或极低质量证据)

在根据卵巢储备测试预测对刺激反应不佳或正常的女性中,增加刺激药物的剂量似乎不会影响怀孕或生孩子的几率,或OHSS的几率。然而,纳入的研究规模较小,并且比较了不同剂量的药物。这使得很难确定剂量之间没有差异。对于预计反应不佳的女性,如果150IU的活产率为11%,那么300/340IU的活产率将在3.8%至16%之间。对于预计反应正常的女性,如果150IU的活产或持续妊娠的几率为19%,那么200/225IU的几率将在12%至31%之间。

在预计对刺激有过度反应的女性中,减少刺激剂量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影响生孩子的几率。如果100IU的活产率是26%,那么150IU的几率将在18%到33%之间。但是,它可能会降低OHSS的发生率。如果较低剂量的中度或重度OHSS的几率为1.6%,那么较高剂量的几率将在1.3%和9.6%之间。

2.ORT算法研究

这些研究的中等质量证据表明,使用卵巢储备测试来决定刺激剂量通常对怀孕和生孩子的几率没有太大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相对较小的差异。和给予所有女性相同剂量的刺激药物相比,它似乎确实普遍降低了患OHSS的几率,但这一证据质量低。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使用标准剂量活产的几率为26%,则基于卵巢储备测试的剂量的几率将在24%和30%之间,并且如果使用标准剂量的中度或重度OHSS的几率为2.5%,则基于卵巢储备测试的给药剂量的几率将在0.8%和2.5%之间。

证据质量

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因为研究人员和受试者通常知道被分配了哪种治疗方法)和统计不精确,我们将证据的质量评价为从极低到中等不等。由于研究纳入的女性太少,无法为最重要的结局提供有意义的结果,例如生孩子。

研究背景

在体外受精加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周期中,女性接受每日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以诱导卵巢中的多卵泡发育。通常,FSH的剂量与获取的卵子数量有关。对刺激的正常反应通常被认为是可取的,例如取出5到15个卵母细胞。卵巢低反应和高反应都与周期取消的可能性增加有关。卵巢高反应也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增加有关。临床医生通常使用预测卵巢反应的患者特征(例如年龄)来制定个性化FSH剂量。最近,临床医生已经开始使用卵巢储备测试(ORT)来预测基于各种生物标志物(包括基础FSH(bFSH),窦卵泡计数(AFC)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测量的卵巢反应。目前尚不清楚基于这些标志物的个性化FSH剂量是否能改善临床结局。

研究目的

使用卵巢储备标志物评价个性化促性腺激素剂量选择对接受IVF/ICSI女性的影响。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妇科和生殖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Gynaecology and Fertility Group Specialised Register, CGFG)、Cochrane线上研究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Studies Online)、MEDLINE、Embase、CINAHL、LILACS、DARE、ISI Web of Knowledg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入口,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7月27日。我们筛选了相关综述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比较不同FSH剂量的女性具有明确的ORT特征(即基于AMH、AFC和/或bFSH预测低、正常或高反应者)的试验和比较个性化剂量策略(基于至少一个ORT测量)与均匀给药或不同的个性化剂量算法的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学程序。主要结局是活产率/持续妊娠和重度OHSS。次要结局包括临床妊娠、中度或重度OHSS、多胎妊娠、卵母细胞产量、周期取消以及FSH给药的总剂量和持续时间。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20项试验(N=6088);然而,出于本综述的目的,我们将这些具有多重比较的试验视为单独的试验。由于临床异质性,meta分析受到限制。证据质量介于极低到中等。主要限制是不精确和与缺乏盲法相关的偏倚风险。

根据预测反应对女性进行直接剂量比较

总体证据质量低或极低。

由于剂量比较的差异,在解释评价预测的低反应者的五项小型试验的结果时需要谨慎。效果估计非常不精确,增加FSH剂量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对活产率/持续妊娠率、OHSS和临床妊娠率产生影响。

同样,在预测的正常反应者(九项研究,三项对照)中,较高剂量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影响活产率/持续妊娠率(例如,200国际单位相比100国际单位:OR=0.88,95% CI [0.57, 1.36];N=522;2项研究;I2=0%) 或临床妊娠率。结果是不精确的,并且仍然可能存在小的益处或害处。OHSS结局的事件太少,无法进行任何推断。

在预测的高反应者中,较低剂量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对活产率/持续妊娠率(OR=0.98, 95% CI [0.66, 1.46];N=521;1项研究)、OHSS和临床妊娠率产生影响。然而,较低剂量可能会降低中度或重度OHSS的可能性(Peto OR=2.31,95% CI [0.80, 6.67];N=521;1项研究)。

ORT算法研究

四项试验将基于ORT的算法与非ORT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活产率/持续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似乎相差不超过几个百分点(分别为:OR=1.04,95% CI [0.88, 1.23];N=2823,4项研究;I2=34%; OR=0.96,95% CI [0.82, 1.13],4项研究,I2=0%,中等质量证据)。然而,ORT算法可能会降低中度或重度OHSS的可能性(Peto OR=0.58,95% CI [0.34, 1.00];N=2823;4项研究;I2=0%,低质量证据)。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各组的重度OHSS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Peto OR=0.54,95% CI [0.14, 1.99];N=1494;3项研究;I2=0%,低质量证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使用标准剂量的活产率为26%,则基于ORT的剂量的活产率将在24%和30%之间。如果标准剂量的中度或重度OHSS的几率为2.5%,则基于ORT的剂量的几率将在0.8%和2.5%之间。由于研究设计的异质性,应谨慎对待这些结果。

作者结论

我们没有发现在任何特定ORT人群(低、正常、高ORT)中定制FSH剂量会影响活产率/持续妊娠率,但由于样本量限制,我们不能排除差异。在预测的高反应者中,较低剂量的FSH似乎降低了中度和重度OHSS的总体发病率。中等质量证据表明,基于ORT的个性化剂量产生的活产率/持续妊娠率与给予所有女性150IU的政策相似。然而,在所有情况下,置信区间与基于ORT的剂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从25%到20%或30%)大约5个百分点的比率一致。虽然很小,但这种幅度的差异对许多女性来说可能很重要。此外,与150IU的标准剂量相比,ORT算法降低了OHSS的发生率,这可能是通过减少具有预测高反应的女性的剂量。然而,影响的大小尚不清楚。纳入的研究在设计上存在异质性,这限制了对合并估计值的解释,而且许多纳入的研究存在严重的偏倚风险。

现有的证据没有为在高反应或正常反应的情况下调整150IU的标准剂量提供明确的理由,特别是因为增加的剂量通常与更大的总FSH剂量相关,因此成本更高。然而,在预测的高反应者中减少剂量可能会降低OHSS。

翻译笔记

译者:冷严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3年2月2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Ngwenya O, Lensen SF, Vail A, Mol BWJ, Broekmans FJ, Wilkinson J. Individualised gonadotropin dose selection using markers of ovarian reserve for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sation plus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1. Art. No.: CD012693. DOI: 10.1002/14651858.CD012693.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