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麻醉剂与气体麻醉剂对脑肿瘤术后快速苏醒的影响

研究问题: 我们评价并比较了注射和气体技术对接受脑肿瘤手术的患者从麻醉中快速苏醒有效性的证据。

研究背景: 脑肿瘤手术最常在患者睡着的情况下进行,并使用可注射药物或气体。注射剂通过静脉输送给患者,而气体通过放置在气管中的管子输送到肺部。一种方法相对于另一种方法的优势仍然值得怀疑。手术后顺利和快速苏醒对这些患者很重要,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容易地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我们旨在发现注射技术是否比气体技术更好或更差。

研究特征: 证据检索截至2014年6月。我们纳入了所有年龄组受试者的研究,除了在脑肿瘤手术期间接受了注射或气体麻醉技术的新生儿(小于28天的婴儿)。我们在2016年3月重新检索了所有数据库,发现了两项正在等待分类的研究。我们会在更新综述时进行处理。

主要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了15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涉及1833名受试者。这些研究比较了一种注射药物(异丙酚)与两种气态药物(七氟烷和异氟烷)。尽管与异丙酚相比,异氟烷的苏醒速度较慢(约三分半钟),但研究人员发现异丙酚和七氟烷之间没有重要差异。就不良反应而言,异丙酚引起恶心和呕吐的可能性低于任何一种气体麻醉剂(可能性大约一半),但更可能与血压变化有关。总体而言,我们发现异氟烷与较慢的苏醒有关,但我们没有发现七氟烷和异丙酚之间存在重要差异的证据。

证据质量

我们发现快速清醒这一主要结局的证据质量较低,而且注射麻醉技术对接受脑肿瘤手术的人的影响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精心设计的研究。

作者结论: 

我们的系统综述发现,静脉注射技术与使用七氟烷的吸入技术在麻醉早期苏醒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种技术的不良事件也具有可比性。然而,我们从有限数量的研究中获得了低质量的证据。使用异氟烷会延迟麻醉苏醒。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谨慎。需要基于统一和标准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应遵循适当的随机化和施盲方法,试验应有足够的把握度。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脑肿瘤手术通常在患者全身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在过去的几年中,静脉注射麻醉剂和吸入麻醉剂都被使用,但一种药物是否优于另一种药物是一个持续争论的话题。对于大多数神经外科患者来说,需要尽可能快且早地从麻醉中苏醒。随着新型静脉注射和吸入麻醉剂的出现,所有的这些技术都具有固有的优缺点,我们仍然不确定哪种技术可以使患者更快地从麻醉中早点恢复。

研究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与吸入技术对接受脑肿瘤手术的患者从麻醉中快速恢复的影响。

检索策略: 

我们在 Coc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 中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2014年第6期)、通过Ovid SP检索了MEDLINE数据库(1966年至2014年6月)以及Embase数据库(1980年至2014年6月)。我们还检索了特定的网站,例如 www.indmed.nic.inwww.cochrane-sadcct.org ;和 www.Clinicaltrials.gov (2014年10月)。我们在2016年3月重新检索了所有数据库,当我们更新系统综述时,我们将处理通过该检索发现的两项正在等待分类的感兴趣的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这些试验比较了在脑肿瘤手术期间使用静脉麻醉剂(如异丙酚和硫喷妥钠)与吸入麻醉剂(如异氟烷和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的效果。主要结局是从麻醉中苏醒(通过遵循口头命令的时间来评价,以分钟为单位)和苏醒期间的不良事件,例如血液动力学变化、躁动、去饱和、肌肉无力、恶心和呕吐、颤抖和疼痛。次要结局是睁眼时间、使用Aldrete或改良Aldrete评分从麻醉中恢复(即达到评分≥9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阿片类药物消耗、脑松弛(由外科医生以4分或5分制评估)和麻醉技术的并发症,例如在低血压或高血压(mmHg)方面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增加或减少心率(跳动/分钟)和脑肿胀。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在进行系统综述时使用了如 Cochrane系统综述干预措施手册(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所述的标准化方法。两名综述作者从所有被认为符合纳入条件的试验报告中独立提取了试验方法和结局资料的详细信息。我们的所有分析都基于意向性治疗。当没有证据表明研究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时,我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当其异质性可能存在时,我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为了评价每个结局的整体证据质量,仅包括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资料,对于严重的研究局限性(偏倚风险)、证据的间接性、严重的不一致、效果的不精确或潜在的发表偏倚,我们将证据从“高质量”降低了一级(或非常严重地降低了二级)。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15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833名受试者。我们确定没有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具有较高的方法学质量。对于我们的主要结局,两项试验的汇总结果表明,异氟醚组从麻醉中苏醒的时间,即遵循口头指令所需的时间,比异丙酚组长(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3.29分钟,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5.41, -1.18],低质量证据),与异丙酚相比,七氟烷的麻醉苏醒时间没有差异(七氟烷MD慢0.28分钟,95% CI [-0.56, 1.12],4项研究,低质量证据)。不良事件的汇总分析表明,异丙酚组恶心和呕吐的风险低于七氟烷(风险比(risk ratio,RR)=0.68,95% CI [0.51, 0.91],低质量证据)或异氟烷(RR=0.45,95% CI [0.26, 0.78]),异丙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风险高于七氟烷组(RR=1.85,95% CI [1.07, 3.17]),但在寒战或疼痛的风险方面没有差异。大脑松弛的汇总分析表明,与异氟烷相比,异丙酚导致大脑紧张的风险更低(RR=0.88,95% CI [0.67, 1.17],低质量证据),但异丙酚与七氟烷相比没有差异。

翻译笔记: 

译者:李艺伟(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王雪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2023年6月16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