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对患有长期或危及生命的身体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父母的心理治疗

概要

我们发现,心理治疗可能改善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或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父母的养育行为,还可能促进癌症或慢性疼痛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和问题解决疗法(problem-solving therapy, PST)是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因为没有足够数据,所以我们尚不能回答关于心理治疗是否对其他健康状况的患儿的父母有帮助,或者其他疗法是否有效。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间使用的测量方法差异的影响。新的研究可能改变本项系统综述的结果,因此对我们的研究结果应当谨慎解读。

研究背景

我们更新了先前发表的对患有长期或危及生命的身体疾病儿童父母进行心理治疗的综述,纳入了截至2018年7月发表的研究。

养育一个患有长期疾病的孩子是充满挑战的。父母可能很难在照顾孩子和其他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悲伤或家庭冲突。他们的孩子也许有情绪或行为问题。父母可以影响孩子与他们的健康状况共处的适应力。心理疗法为父母提供调整情绪或行为方面技能的训练,旨在促进父母、孩子和家庭和谐。

我们想了解心理疗法对患有长期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上至19岁)的父母是否有帮助。我们纳入了一些干预研究,这些干预措施主要是针对父母的心理干预,并与非心理治疗、常规治疗或等待名单对照进行了比较。结局指标为养育行为(如保护行为)、父母心理健康、儿童行为/失能、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学症状、家庭功能和副作用。

主要结果

我们在这次更新中加了21项新研究,并且排除了23项已不再符合我们纳入标准的研究,结果有44项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即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任一治疗或一种不同的治疗或不治疗组,提供最可靠证据),共计4697名受试者(平均年龄11岁)。研究的持续时间从1天到24个月不等。研究纳入的儿童患有哮喘(4)、癌症(7)、慢性疼痛(复发性或持续性疼痛超过3个月,其中两项研究的儿童患有炎症性肠病(15))、糖尿病(15)、皮肤病变(1)和创伤性脑损伤(3);一项研究纳入了湿疹患儿和哮喘患儿。治疗类型包括CBT(21),家庭治疗(4),动机性访谈(3),多系统疗法(4)和PST(12)。资金来源包括联邦和地方政府、医院、大学和基金会。

我们发现在有关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和外伤性脑损伤患儿的研究中,父母的养育行为在治疗后即刻改善,这种改善在癌症和慢性疼痛患儿的父母中长期持续。在有关癌症和慢性疼痛患儿的研究中,父母心理健康在治疗后得到即可改善并长期持续。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在干预后并未改善。我们发现父母的养育行为在CBT和PST干预后即刻改善,且长期持续。PST在治疗后即刻和长期改善了父母心理健康,但CBT没有。由于资料不足,我们无法评估其他类型的心理治疗是否对父母有益。我们发现这些治疗效果普遍较小。我们发现多数研究(32项研究)未报告是否有副作用出现。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没有一个受试者因心理治疗出现副作用。

证据质量

我们使用四个级别评价研究的证据质量:极低、低、中等或高。极低质量的证据意味着我们对结果非常不确定。高质量证据意味着我们对研究结果非常有信心。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回答我们系统综述的部分问题。有足够的证据(低到中等质量)得出一些关于心理治疗对癌症和慢性疼痛儿童的父母的影响以及CBT和PST的效果的结论。

研究背景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的心理治疗旨在改善父母养育行为和心理健康、儿童功能(行为/残疾、心理健康和身体症状)和家庭功能。

这是原始Cochrane综述(2012)的更新版本,于2015年首次更新。

研究目的

评价对患慢性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进行心理治疗的效果和不良事件。

检索策略

我们在CENTRAL、MEDLINE、Embase、PsycINFO和试验注册库检索了截至2018年7月发表的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的研究为对患慢性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进行心理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在这次更新中我们纳入每组超过20位受试者的研究。在这次更新中,我们纳入结合了心理和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我们纳入的对照组包括接受非心理治疗(如心理教育)、常规治疗(如不增加心理治疗的标准医疗护理)或等待名单对照。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提取了研究特征和治疗后以及首次随访的结局数据。主要结局为养育行为和父母心理健康。次要结局为儿童行为/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学症状和家庭功能。我们用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并且按照健康状况和治疗类型评估结果。我们按照Cochrane指南评估了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使用GRADE评估了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新增了21项研究。我们从上一次更新的综述中排除23项已不符合我们纳入标准的研究。目前有44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4697名治疗后受试者。研究纳入哮喘(4)、癌症(7)、慢性疼痛(13)、糖尿病(15)、炎症性肠病(2)、皮肤疾病(1)和创伤性脑损伤(3)的患儿。治疗类型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CBT; 21)、家庭疗法(4)、动机访谈(3)、多系统疗法(4)和问题解决疗法(problem-solving therapy, PST; 12)。我们将大多数维度的偏倚风险评为低或不明确,选择性报告偏倚除外,由于结果报告不完整,我们将19项研究的选择性报告偏倚评为高。证据质量从极低到中等。由于高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我们对证据质量进行了降级处理。

按健康状况评价父母的结局

心理治疗可能可以改善癌症儿童父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养育行为(如不适应或关切行为;分数月低越好)(SMD = - 0.28, 95% CI [- 0.43, - 0.13];664名受试者;3项研究;SMD = - 0.21, 95% CI [- 0.37, - 0.05];625名受试者;3项研究;分别地,I2 = 0%,低质量证据),慢性疼痛患儿父母治疗后的和随访时的养育行为(SMD = - 0.29, 95% CI [-0.47, -0.10];755名受试者;6项研究;SMD =- 0.35, 95% CI [-0.50, -0.20];678名受试者;5项研究,分别为中等质量的证据),糖尿病患儿父母治疗后(SMD =- 1.39, 95% CI [-2.41, -0.38];受试者= 338;5项研究,极低质量证据),以及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父母治疗后(SMD =- 0.74, 95% CI [-1.25, -0.22];受试者= 254;3项研究,极低质量证据)的养育行为。对于其余资料,数据不足以评估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可能改善癌症患儿的父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心理健康(如抑郁、焦虑,得分越低越好),分别为(SMD=-0.21, 95%CI [-0.35, -0.08],受试者836名,6项研究,高质量证据;SMD=-0.23, 95%CI [-0.39, -0.08],受试者667名,4项研究,中等质量证据),以及慢性疼痛患儿的父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心理健康(SMD=-0.24, 95%CI [-0.42, -0.06],受试者490名,3项研究;SMD=-0.20, 95%CI [-0.38, -0.02],受试者482名,3项研究,均为低质量证据)。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在干预后没有改善(SMD = - 0.24, 95% CI [-0.90, -0.42];211名受试者;3项研究,极低质量证据)。对于其余分析,资料不足以评估治疗对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

按心理治疗类型评价父母结局

CBT干预可能改善父母干预后的养育行为(SMD=-0.45, 95%CI [-0.68, -0.21],1040名受试者,9项研究,低质量证据),以及随访时的养育行为(SMD=-0.26, 95%CI [-0.42, -0.11],743名受试者,6项研究,中等质量证据)。我们没有找到CBT在治疗后或随访中对父母心理健康有益的证据(SMD=-0.19, 95%CI [-0.41, 0.03],811名受试者,8项研究;SMD=-0.07, 95%CI [-0.34, 0.20],592名受试者,5项研究,均为极低质量证据)。PST可能改善患儿父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养育行为(SMD=-0.39, 95%CI [-0.64, -0.13],受试者947名,7项研究,低质量证据;SMD=-0.54, 95%CI [-0.94, -0.14],受试者852名,6项研究,极低质量证据),以及治疗后和随访时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SMD=-0.30,95%CI [-0.45, -0.15];891名受试者,6项研究;SMD=-0.21,95%CI [-0.35, -0.07];800名受试者,5项研究,均为中等质量证据)。对于其余的分析,资料不足以评估治疗对父母结局的影响。

不良事件

我们不能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因为大多数研究(32)没有报告在研究期间是否发生了不良事件。在6项研究中,作者报告无不良事件发生。其余6项研究报告了不良事件,但并没有由心理治疗导致的不良事件。我们对不良事件的证据质量评价为中等。

作者结论

心理治疗可能改善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和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父母的养育行为。我们还发现心理治疗的有益影响也可能改善癌症和慢性疼痛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CBT和PST可能改善养育行为。PST也可能改善父母心理健康。然而,证据的质量多为低,而且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评估大多数结果。我们的结果可能会随着新研究的进行而改变。

翻译笔记

译者:赵洁(香港中文大学考科蓝香港研究中心Cochrane Hong Kong,博士研究生),审校:刘旭(香港中文大学考科蓝香港研究中心Cochrane Hong Kong)。2020年2月1日

引用文献
Law E, Fisher E, Eccleston C, Palermo T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illnes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9, Issue 3. Art. No.: CD009660. DOI: 10.1002/14651858.CD009660.pub4.